碧岩

问路扪萝上,遥寻钟磬声。

云流看栋湿,树挺识人行。

涧水晴悬瀑,松风巧韵筝。

山苍与湖绿,点染自天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山访寺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问路扪萝上”,生动地刻画了登山时的场景,诗人亲自摸索着藤蔓,一步步向上攀登,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探索未知的勇气。接着,“遥寻钟磬声”一句,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和磬音,仿佛在引领着诗人前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云流看栋湿,树挺识人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之景。云雾缭绕,仿佛流动的白练,沾湿了寺庙的屋檐;挺拔的树木则见证了诗人的足迹,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接下来,“涧水晴悬瀑,松风巧韵筝”两句,将视线转向山间溪流与松林,晴日下的瀑布如同大自然的乐章,而松林中的微风则似轻柔的筝音,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山中独特的音乐与景观。

最后,“山苍与湖绿,点染自天成”两句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感受。山色苍翠,湖水碧绿,这些自然之美,无需人工雕琢,便已展现出天地间最纯粹的艺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瀑布泉

爱此岩头瀑,分明白练垂。

被风吹不断,得雨洒尤奇。

流出有来处,散开无尽期。

庐山亮同此,只欠商仙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鸭绿漾

近接太湖水,倒涵苍弁峰。

地无高丽险,色比汉江醲。

荡漾数十顷,岚霏三四重。

碧岩长在望,日暮忽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大雷小雷

双螺浸湖水,万古镇龙宫。

小大名形异,东西奠位同。

尝闻出光怪,于此验凶丰。

欲往叹无翼,凭谁学御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一)渡吴淞江

济世未为术,逢人聊用情。

海桑惟日变,水土几时平。

远雁和云杳,寒潮趁月生。

茫茫不相识,沿路问乡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