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小雷

双螺浸湖水,万古镇龙宫。

小大名形异,东西奠位同。

尝闻出光怪,于此验凶丰。

欲往叹无翼,凭谁学御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雷与小雷两座山的景象,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双螺浸湖水”,以双螺比喻两座山,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如同双螺般嵌入湖水之中,展现出山与水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万古镇龙宫”一句,不仅点出了山的地理位置,更赋予了山以神秘色彩,仿佛是镇守龙宫的守护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感。

接下来,“小大名形异,东西奠位同”两句,对比了大雷与小雷在形态上的差异,但又强调了它们在位置上的统一性,暗示了自然界中看似对立的事物其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平衡。

“尝闻出光怪,于此验凶丰”则通过传说中的“光怪”现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并暗示了山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繁荣或灾难之间的某种关联,引人深思。

最后,“欲往叹无翼,凭谁学御风”表达了诗人想要亲临其境却力不从心的遗憾,以及对超凡脱俗能力的向往,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雷与小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越现实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一)渡吴淞江

济世未为术,逢人聊用情。

海桑惟日变,水土几时平。

远雁和云杳,寒潮趁月生。

茫茫不相识,沿路问乡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二)宿徐公浦

暂出靡行役,邻封非异乡。

偶因停泊处,始定往来方。

海迥月浮水,夜寒天雨霜。

终宵成辗转,归梦与途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三)经上海县

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

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

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

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其四)至松江府

不到云间久,于今四十春。

山川仍旧物,交友半陈人。

梵井鳗光泯,华亭鹤唳新。

扁舟有归兴,斜日下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