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犹欠一宵轮未满,紫霞红衬碧云端。
谁能唤得姮娥下,引向堂前子细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亮的月夜景象,诗人在八月十四日夜晚独自欣赏月光。"犹欠一宵轮未满"表达了月亮即将圆满之时的美丽,而"紫霞红衬碧云端"则描绘出月亮被彩霞和云层衬托,显得格外耀眼。
接下来的两句"谁能唤得姮娥下,引向堂前子细看"充满了对传说中月宫之神——嫦娥的遐想。诗人似乎在幻想,如果能够召唤出嫦娥,让她降临到自己的厅前,那么自己就能仔细地欣赏她的美丽了。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神话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以及他对美与超验体验的追求。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疾驻行轩。
今朝独自山前立,雪满三峰倚寺门。
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无。
苍龙阙下陪骢马,紫阁峰头见白云。
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犹孤。
忠州刺史应闲卧,江水猿声睡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