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偶成》由明代诗人曾爟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夜景色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陇上俄闻梁父吟,异乡情绪独难禁。”开篇即点出诗人身处异乡,内心涌起的思乡之情难以抑制。诗人仿佛在辽阔的陇原之上,听到了《梁父吟》的悠扬旋律,这古曲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颔联“寸锥未脱囊中颖,断木谁修爨下琴。”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未脱囊中的寸锥和断木下的琴,暗示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尚未得到施展,如同被束缚的器物,渴望得到释放。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夜雨惊残归国梦,秋风催动捣衣砧。”描绘了一幅秋夜雨声惊扰归家之梦的画面,以及秋风吹动捣衣砧的情景。雨声和捣衣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归国之梦被夜雨惊醒,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而秋风的催动则更加剧了这种感觉。
尾联“欲凭樽酒忘羁恨,酒后那知恨转深。”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消愁的愿望,但酒后的愁绪反而更加深重。这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即使借助外物也无法真正摆脱内心的羁绊和忧愁。
整体而言,《秋夜偶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迷茫与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