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三)

江东俦侣半凋萧,日下耆贤久寂寥。

何意海禽方铩羽,又逢秋鹗尽摩霄。

壮怀力振回天地,抗论神飞见贾晁。

圣主已闻容直谏,封章频数莫辞劳。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时局的深切关怀。首联“江东俦侣半凋萧,日下耆贤久寂寥”表达了对故友凋零、老辈贤士离世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人才稀缺的感慨。颔联“何意海禽方铩羽,又逢秋鹗尽摩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海中的飞鸟和秋天的鹗鸟,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在逆境中仍能展翅高飞的精神面貌。

颈联“壮怀力振回天地,抗论神飞见贾晁”进一步赞扬了友人们坚韧不拔、敢于直言的品质,将他们与历史上著名的谏臣贾谊、晁错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仰。尾联“圣主已闻容直谏,封章频数莫辞劳”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得到圣明君主的赏识和接纳,鼓励他们继续进言献策,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赞颂。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四)

接迹纷纷闽粤才,张郎巨笔独天开。

豪情半向江山尽,病骨犹含今古哀。

不信斯人尚沦弃,终应圣世起蒿莱。

轞车伴我三千里,出狱临歧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五)

诗尝避舍惟亨甫,天不馀才又海秋。

剑气盘回霜在匣,冰怀朗照月当楼。

但须于越寻吴耻,不用新亭泣楚囚。

抵掌闻鸡曾共寝,别来惟独著浮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六)

清言易理称平叔,俊逸诗辞爱信阳。

把卷名贤空异代,闭门潜学又湖湘。

艰难狱底惊相问,慷慷樽前意不忘。

他日著书成绝业,白头千里独堪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七)

梦魂何日忘楼船,直北传烽幸熄烟。

犴狴未周三五夜,金鸡已放九重天。

微劳岂意蒙恩诏,绝岛犹闻急赠钱。

帝德民情有如此,几回搔首马难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