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名为《酬别》之一。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际遇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联“梦魂何日忘楼船,直北传烽幸熄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渴望与期盼。楼船象征着战争与动荡,而“直北传烽”则暗示了边疆的战事。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忘记战争的痛苦,烽火得以熄灭,国家迎来安宁。
颔联“犴狴未周三五夜,金鸡已放九重天”运用了时间的对比,犴狴(监狱)与金鸡(报晓的公鸡)的交替,象征着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三五夜与九重天的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从囚禁到自由的飞跃。
颈联“微劳岂意蒙恩诏,绝岛犹闻急赠钱”表达了诗人对于意外获得恩赐的感激之情。微劳虽小,却能得到皇上的恩赐,即使是身处遥远的绝岛,也能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尾联“帝德民情有如此,几回搔首马难前”则是诗人对国家治理与民众情感的感慨。帝德深厚,民情淳朴,这样的局面令人欣慰,但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个人的离别,诗人不禁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国家和平的向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