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友

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

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

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

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浮云散去,天边渐显朦胧,直插深蓝色的天空。
捧在手中的水光闪烁,虽寒却不沾湿,流淌的天色如素白,静寂无声无风。
酒花在金杯中翻腾,船桨的影子在清澈的波浪中摇曳。
河流漫长,难以跨越,远方的美人思念绵绵无尽。

注释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朣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沧溟:大海。
碧空:蔚蓝的天空。
盈手:满手捧着。
寒不湿:寒冷但不使手湿。
流天素彩:流动的天色如素白画卷。
静无风:平静没有风。
酒花:酒面上的泡沫。
金尊:金制的酒杯。
棹影:船桨的影子。
玉浪:形容清澈的波浪。
川路:河流之路。
难可越:难以跨越。
美人:借指远方的思念对象。
思何穷:思念之情无穷无尽。

鉴赏

诗中的意境宛如一幅画卷,开篇即以"浮云卷尽看朣胧"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朣胧,指的是天气晴朗时太阳或月亮被轻薄云雾所笼罩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怀。

接着"直出沧溟上碧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沧溟,古代传说中的海洋之神,而这里则用来比喻广阔无垠的天际,诗人仿佛穿梭于云端,超越尘世的束缚,直达那清澈湛蓝的虚空之中。

"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盈手中的水光,如同月光一般,不仅寒冷而且不会带来任何湿润,这与现实中的水光迥异,而流天的素彩,则是指那没有被尘世污染的纯净色彩,静无风,更凸显出一种宁谧与寂静。

"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则是一幅宴饮之景。酒花荡漾,金尊中泛起的波纹,似乎带有一种欢愉与豪迈,而那棹影在玉浪中的飘飖,则增添了一份高贵与宁静。

最后"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则是诗人的感慨。面对那蜿蜒曲折、延绵不绝的河流山谷,即使是美好的人儿,也只能在心中无尽地思念,无从跨越这天涯海角的情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远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玉芝观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

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

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

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一)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

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二)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

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