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五首(其一)

百年苦役役,一死已休休。

惟我方自适,妻子空悲愁。

满樽奠美酒,满盘荐珍羞。

我终不可起,汝情谩悠悠。

送我入蒿里,寂寞无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拟挽歌五首(其一)》,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死亡的思考与对生者情感的感慨。

开篇“百年苦役役,一死已休休”,诗人以“役役”形容人生的劳碌与疲惫,将人的一生比作漫长的劳役,而“一死已休休”则表达了对死亡的解脱与期待,暗示了对生命短暂与劳苦的厌倦。

接着,“惟我方自适,妻子空悲愁”,诗人自述在生命的尽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他的亲人却因失去他而感到无尽的悲伤和愁苦。这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生死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满樽奠美酒,满盘荐珍羞”,在即将离世之际,诗人以丰盛的酒食来祭奠自己,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然而,“我终不可起,汝情谩悠悠”,诗人明白自己无法再站起来,只能眼看着亲人的情感如同悠悠的思绪般无处安放。

最后,“送我入蒿里,寂寞无春秋”,诗人想象着自己被送往幽冥之地,那里是孤独与寂寞的永恒,没有四季更迭,只有无尽的寂静。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拟挽歌五首(其二)

形坏影亦灭,有神竟何依。

漠漠空木中,岂知经四时。

以此为长年,谁人不同归。

儿孙汝勿泣,朋旧汝勿悲。

岁月易经过,冥默终相期。

形式: 古风

拟挽歌五首(其三)

生前势有殊,死去分始齐。

且将耳目静,安用亲旧啼。

鸿雁任南北,日月随东西。

陵谷亦已变,道化复何为。

形式: 古风

拟挽歌五首(其四)

于生动以扰,既死静且潜。

黄土假面目,青草为须髯。

荣华春风吹,憔悴秋霜沾。

回嗟在世人,不识此理兼。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拟挽歌五首(其五)

枯骨蝼蚁馀,空棺蔓草缠。

欲诉既无路,欲窥不见天。

休休可奈何,达道乃自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