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建造寺

曾看画图劳健羡,如今亲见画犹粗。

减除天半石初泐,欠却几株松未枯。

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

我来一听支公论,自是吾身幻得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曾经看着图画心生羡慕,如今亲眼见到却发现画作还是显得粗糙。
山石削减了大半才开始裂开,少了些许松树却没有枯萎。
题写在像阁上的人如同渔浦的老者,聚集在生台的鸟儿像是谢城的乌鸦。
我来此一听支公的论道,方知自身如同幻象般存在自我之中。

注释

曾:曾经。
看:观看。
画图:图画。
劳健羡:疲劳而羡慕。
如今:现在。
亲见:亲眼见到。
画犹粗:画作仍然粗糙。
减除:削减。
天半:大半。
石初泐:山石开始裂开。
欠却:缺少。
几株:几棵。
松未枯:松树没有枯萎。
题像阁人:题写在像阁上的人。
渔浦叟:渔浦的老者,象征隐居生活。
集生台鸟:聚集在生台的鸟。
谢城乌:谢城的乌鸦,可能指代离别或哀愁。
我来:我来到这里。
一听:一听从。
支公论:支公的论道,支公可能是指一位高僧。
自是:原来是。
吾身:自身。
幻得吾:如同幻象般存在自我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曾经看到的画图与现实中的景象,表达了对真实体验的追求和对艺术再现的质疑。"减除天半石初泐,欠却几株松未枯"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刻画,传递出一种简约而不失深远的意境,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事物本质与表象之间差距的思考。

"题像阁人渔浦叟,集生台鸟谢城乌"一句,则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和自然现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我来一听支公论,自是吾身幻得吾"一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诗人通过聆听别人的议论,发现了自己内在的真实存在,这里包含着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每个字眼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一篇探讨人生、艺术与自然关系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王继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和龙妙空禅师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扫石云随帚,耕山鸟傍人。

形式: 押[真]韵

批叶翘谏书纸尾

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

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周侍郎见寄

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

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