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观澜堂(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句。
"风观生凉底事雄,五湖烟浪一堂中。"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自然画面。在这里,“风观”指的是观赏风光,“生凉”则是形容秋天的气候,既有凉爽之意,也隐含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底事雄”表达了诗人对这景象的赞美之情,认为这是多么壮观的事情。而“五湖烟浪一堂中”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那五湖的烟波涛涛都纳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之中。
"公方观水那无术,客欲工诗正坐穷。"
这两句诗转换了语境,从景象描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公方观水”中的“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或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那无术”则表明在面对这样壮丽的自然景色时,人的能力和技巧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客欲工诗正坐穷”,则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与心声——尽管目前处于困顿之中,但仍然满怀着创作诗歌的热情。
"翻出秋潮真是幻,化成蓬峤本来空。"
这一句继续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悟。“翻出秋潮”可能指的是水位的上涨,但在这里更多地是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慨。“真是幻”则表明诗人对此有着超脱物外的体认,而“化成蓬峤本来空”则进一步点出了万象皆空的禅理,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笔端造化浑奇特,为扫茅茨半亩宫。"
最后两句诗,是对个人创作和生活态度的抒发。“笔端造化”表明诗人通过文字创作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而“浑奇特”则强调了这种创作是独一无二、极富个性的。“为扫茅茨半亩宫”则描绘了一种清贫自适的生活状态,尽管只是拥有简单的小屋,但在诗人眼中,这已足够安身立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