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一)

关河念念问归舟,秣马翻为楚国游。

野性从来迷出处,浊醪端欲慰沉浮。

春风庭院花千片,暝色帘栊月一钩。

看尽天边归雁过,悲笳三叠下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即事(其一)》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联“关河念念问归舟,秣马翻为楚国游”,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思乡之情与行旅之苦交织的氛围。诗人站在关河之间,心中满是对归家的渴望,却不得不为了公务而远游至楚地,马匹在行进中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奈与疲惫。这里运用了反差的手法,将内心的归心似箭与现实的身不由己巧妙结合,引人深思。

颔联“野性从来迷出处,浊醪端欲慰沉浮”,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本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之人,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在尘世中沉浮,寻求心灵的慰藉。浊酒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寄托,它不仅能够暂时忘却烦恼,也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颈联“春风庭院花千片,暝色帘栊月一钩”,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美丽景象。春风轻拂,庭院中落英缤纷,一片生机盎然。然而,随着夜幕降临,月色如钩,映照在帘栊之上,又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孤寂。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苦的并存,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哀愁。

尾联“看尽天边归雁过,悲笳三叠下城楼”,以归雁的南飞和悲笳的哀鸣作为收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归雁象征着回归与希望,而悲笳则暗示了离别与哀伤。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量。

综上所述,《即事(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80)

许景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二)

景城宛在水中央,短棹飘然下渺茫。

早路常期泛沧海,异时谁复问潇湘。

看他贾客千帆过,听尽渔翁一曲长。

家在东南千万里,寒烟漠漠又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即事(其三)

城外黄河四面流,此中真个是瀛洲。

鸡豚散处看渔市,芦苇丛中认马头。

子美凄凉聊遣兴,贾生卑湿不无忧。

相过喜得田郎子,时有新诗与唱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邦直中秋夜月

秋半风高天四垂,去年曾此赏清辉。

素娥可爱还依旧,游子谁知尚未归。

望极星辰皆北拱,兴阑乌鹊自南飞。

一声水调何人唱,莫惜淋浪酒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初至郡

流落翻为长乐翁,也知天意悯人穷。

九仙岩洞寒林外,干寺楼台落照中。

渐觉杯盘如里闬,从教言语变儿童。

郡人更说明年好,绿叶垂垂荔子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