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家乡后的平静生活情景。"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归来的官员在寒冷的季节里,以书为伴,孩子们围坐一旁,点燃灯火,在简陋的小草屋中继续学习和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学问的心境。
"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人家”指代普通百姓,不强调物质上的贫富,只是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最美好的是读书的声音。这不仅彰显出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高洁标准。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崇尚精神生活的理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还折射出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对个人成就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详
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藓花乾。
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
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
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
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
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