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婺州之录参厅明远楼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

脚蹴南楼咫尺间,手摩八咏境全悭。

东西合抱两溪水,远近平分千里山。

但见孤鸿渺天际,更无野马隘人寰。

一时从事先名实,岂有能诬雀鼠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脚踏近在咫尺的南楼,却无法亲手触及八咏的美景。
两条溪水从东西两侧环绕,仿佛将千里山水平均划分。
眼前只见孤鸿翱翔天际,再无野马般的尘世纷扰。
短暂的时光里追求真实,怎会冤枉那些像雀鼠般微小的奸邪之人。

注释

脚蹴:脚踏。
南楼:南方的楼阁。
咫尺:极近的距离。
八咏:八咏楼,古代名胜。
境全悭:美景无法触及。
东西:东西方向。
合抱:环绕。
两溪水:两条溪流。
平分:平均划分。
千里山:遥远的山脉。
孤鸿:孤独的大雁。
渺天际:翱翔在天边。
野马:比喻尘世的纷扰。
隘人寰:限制人间。
一时:短暂时刻。
从事:从事于。
先名实:追求真实。
岂有:怎会。
能诬:冤枉。
雀鼠奸:像雀鼠般的小奸邪。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婺州录参厅明远楼周边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脚蹴南楼咫尺间”形象地写出楼阁之近,仿佛触手可及;“手摩八咏境全悭”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游览八咏之地的遗憾。接下来两句“东西合抱两溪水,远近平分千里山”,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开阔景象,溪水环绕,千里江山尽收眼底。

“但见孤鸿渺天际”以孤鸿的形象象征诗人的孤独与志向高远,而“更无野马隘人寰”则暗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最后两句“一时从事先名实,岂有能诬雀鼠奸”,诗人表明自己从事政务,追求的是真实功绩,而非陷害无辜,体现了其高尚的品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己道德操守的坚守,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遇雪

艰难要经历,勿为居所移。

方兹冒雪行,有愧在家时。

杯酒全无力,春寒易著肌。

谁能念此老,团坐有痴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道中小诗呈虞察院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

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

祇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

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道堂以梅结屏

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

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

豪夸何用锦为障,潇洒须添露作帷。

可是道人多事在,横斜请看昔贤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其二)

庭下棠阴七换秋,去思遗爱满东州。

当年父老留大尹,今日儿童迎细侯。

久别双溪劳梦想,重来八咏识风流。

故人再此相逢地,晓出衡门失旧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