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海珠寺分别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两岸西风吹白蘋,三城烟火隔红尘”,以“西风”、“白蘋”、“烟火”、“红尘”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江面波光粼粼,两岸芦花飘扬,远处城市灯火闪烁,烟雾缭绕的画面,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
颔联“天涯黄菊双蓬鬓,海上青尊几故人”,通过“天涯黄菊”、“双蓬鬓”、“海上青尊”、“几故人”等词语,将诗人与友人的形象与自然景象融合,表现了两人虽身处天涯,却心意相通,如同旧时好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谋国计从穷处拙,倦游心向暮年真”,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他以“谋国计”表明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但又在“穷处拙”中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倦游心向暮年真”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以及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尾联“罗浮东去扶桑近,黄木湾头好问津”,以“罗浮”、“扶桑”、“黄木湾”等地理名词,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对归途的期待。他希望像东去的水流一样,最终能到达心中的彼岸,就像在黄木湾头询问渡口一样,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