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春闺寂寞掩莓苔。次第报花开。

折花簪鬓都无绪,倩侍儿、扶上香阶。

镜里朱颜,壶中红泪,心事自家猜。

忍将脂粉付尘埃。无语对良媒。

钗盟钿约今何在,蹙双蛾、慵倚妆台。

待踏杨花,梦魂拘束,怕过谢桥来。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清代薛时雨的《一丛花》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寂寥画面。首句“春闺寂寞掩莓苔”,以春天的闺房作为背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苔藓的生长更增添了荒凉之感。次句“次第报花开”则点出季节变换,花开的热闹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冷清。

“折花簪鬓都无绪,倩侍儿、扶上香阶”写女子无心赏花,连簪花插鬓的兴致都没有,只能让侍女帮忙,这体现了她的慵懒和情绪低落。接下来,“镜里朱颜,壶中红泪,心事自家猜”通过镜子映照出的容颜和壶中酒泪,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流逝和情感无处寄托的哀愁。

下片转向对过去的回忆,“忍将脂粉付尘埃。无语对良媒”,女子不愿再打扮,面对媒婆也沉默不语,暗示了她对婚姻的失望或对旧日承诺的追忆。最后三句“钗盟钿约今何在,蹙双蛾、慵倚妆台。待踏杨花,梦魂拘束,怕过谢桥来”,女子怀念过去的约定,不愿再触景生情,害怕再次经历与某人相关的伤心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春闺寂寞、情感迷茫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清代闺秀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229)

薛时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 字:慰农
  • 籍贯:安徽全椒
  • 生卒年:1818-1885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采石矶

采石江边路。截中流、危矶孤耸,大江门户。

多少英雄成败事,分付江潮记取。

曾听惯、连江鼙鼓。

千载战功垂赫赫,常开平、远轶韩擒虎。

吞建业,压牛渚。十年群盗纷如鼠。

诸葛君、是真名士,手挥白羽。

斥堠至今烽火息,依旧青山绿树。

供过客、登临怀古。

埋骨诗人同不朽,恰长江、坟傍青莲墓。

寻往迹,几倾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水调歌头.二月十五夜大江看月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

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

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

鹤唳不知处,缥缈入云烟。人渺渺,春寂寂,夜绵绵。

长空如此寥阔,一客倚孤船。

过眼风光谁赏,回首钱塘江上,铁笛会群仙。

今夕复何夕,香雾袭衣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台城路.十六夜无月泊荒港中凄凉特甚遥指金陵不远扣舷歌此

廿年不到江南岸,荒溪者般寥落。

月黑鸮呜,云阴鬼哭,古寺钟声遥阁。客怀恁恶。

又恻恻、风酸暗生林薄。

纵不工愁,个时也自成离索。依稀一星幽火。

石头城下路,寻梦如昨。

白社狂名,红楼绮习,画舫秦淮宵泊。惊天鼓角。

叹六代莺花,幻成风鹤。诉尽凄凉,一声声巷柝。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百字令.黄夭荡用东坡赤壁韵

长江千里,到黄天荡口、别开风物。

水立云垂天异色,返照江翻石壁。

大将楼船,美人桴鼓,千载涛驱雪。

中流凭吊,古今有数人杰。

记我小住西湖,荒坟拜岳,归棹迟迟发。

末路英雄驴背稳,多少壮怀消灭。

狱底埋冤,亭边挹翠,生死争毫发。

临江酾酒,江心涌起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