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韩范二公经略西夏事迹于正心堂之壁各系以诗著志也(其一)

魏公真间气,出也遭时亨。

芳年掇巍科,柄用良匪轻。

谏垣累抗疏,四海蜚英声。

望重官益尊,台鼎司钧衡。

危疑决大策,宗社赖以平。

元勋固莫加,雅量孰可名。

维时孽寇贼,西夏为纵横。

帝简出群才,命公秉钺行。

公行志有在,壮气何峥嵘。

誓欲复土疆,肯效城下盟。

军容若山动,威令如雷轰。

贼闻胆已寒,下马遥相迎。

奉表愿纳贡,曷敢复战争。

山林有群盗,闻风亦忧惊。

薄伐即送降,不假血刃征。

坐令数千里,藩镇皆销兵。

岂惟边患除,公尤抚边氓。

开仓大赈恤,百万死复生。

西人感公恩,处处生祠成。

朝夕共瞻拜,如念慈母情。

天将倾西北,赖公手能擎。

人怀左衽忧,赖公终弗更。

一世扬伟迹,万古垂光荣。

题诗仰馀光,北斗天中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他赞扬了魏公在处理西夏事务中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格。诗中描述了魏公顺应时势,年轻时就取得显赫成就,担任重要职务时敢于直言进谏,赢得了全国的赞誉。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受命领兵平定叛乱,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威严的军令,使得敌寇归顺,边境安宁。他还关心百姓疾苦,通过开仓济民,使无数人得以重生。西夏人感激他的恩德,甚至为他立生祠供奉。魏公的英勇事迹不仅消除了边患,还稳定了民心。诗的结尾表达了对魏公丰功伟绩的敬仰,认为他的光芒如同北斗,永远照耀历史。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图韩范二公经略西夏事迹于正心堂之壁各系以诗著志也(其二)

宋室治已久,三垂悉安生。

西贼何奸骄,卒然背初盟。

秦中既告急,朝野咸震惊。

范老独慨然,誓欲此贼平。

面受阃外寄,胸中百万兵。

跨马提宝刀,长驱莫敢撄。

侵疆始遍历,成算先已行。

大顺当要冲,贼必纷纷争。

板筑倏云具,旬日完高城。

贼闻倾国来,相讶如神明。

挥军与血战,败北僵尸横。

从兹胆已破,不敢窥咸京。

蜀羌亦归心,愿入为编氓。公能推诚信,抚接如孤?。

营田万顷馀,劝课皆开耕。

西成富收穫,百室俱充盈。

有无时懋迁,日中通民情。

干戈既偃息,所至壶浆迎。

归来告天子,报功亦非轻。

黄阁赞大猷,事业尤忠诚。

惟公千载士,岂但人中英。

先忧与后乐,有志事竟成。

泰华擎空高,江汉彻底清。

流风播永世,忠献齐芳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夏太常碧梧翠竹图为林同寅季聪题

孤桐何亭亭,脩竹亦袅袅。

根株起泉石,相引入云表。

乔枝润玄云,密叶摇翠葆。

所嘉清标同,非比华色好。

芳春斗妍姿,嗤彼众花草。

一时固悦目,零落苦太早。

节操岂若兹,霜风不能挠。

良材世皆惜,大匠解品藻。

栖食招鸾凰,厥美谩称道。

虞廷取制作,音韵天下少。

形式: 古风

淇园晴翠为前人题

芳莲出淤泥,红药翻雕阑。

托根既匪固,尘滓亦瀰漫。

惊风将雨来,艳丽纷凋残。

此君自幽洁,玉立淇水滩。

氛埃弗能侵,奇石与盘桓。

岂解避盛暑,惟知耐祁寒。

风雨时一过,园丁报平安。

劲节不少摧,秀色益可观。

都台有君子,雅操世所难。

太常交谊深,比德写琅玕。

流芳嗣卫武,题诗后人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三茅观与左迁钱学士致仕陈太常宴集分韵(其一)沧字

揽衣上高轩,开轩俯遐荒。

江山界吴越,胜槩非寻常。

云起风隐隐,潮生浪沧沧。

好风入我怀,冰雪生襟裳。

眷言我同心,聊此尽一觞。

一觞未及酬,冥思热中肠。

丈夫感知遇,图报心遑遑。

岂须薄江湖,何暇思庙堂。

但使吾道行,咸能济时康。

所以乡先正,进退忧弗忘。

我希古之人,岁月悠且长。

何以誓此心,仰视白日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