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守中北行二首(其二)

来何匆促去何迟,来去何心莫漫疑。

不为高堂双雪鬓,岁寒宁受北风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赠守中北行二首(其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北行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来何匆促去何迟”,诗人以一种略带感叹的口吻,描述了友人来去匆匆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之情。接着,“来去何心莫漫疑”,诗人进一步强调,无论是来还是去,都无需多虑或疑惑,暗示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后两句“不为高堂双雪鬓,岁寒宁受北风欺”,则转而表达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高堂双雪鬓”象征着年迈的父母,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孝顺父母的期望;“岁寒宁受北风欺”则是引用了“岁寒三友”的典故,暗喻在严冬中依然坚韧不拔,不被困难所折服,是对友人品格的极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心,也寄托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一)

之子将去远,雪夜来相寻。

秉烛耿无寐,怜此岁寒心。

岁寒岂徒尔,何以赠远行?

圣路塞已久,千载无复寻。

岂无群儒迹,蹊径榛茆深。

浚流须寻源,积土成高岑。

揽衣望远道,请君从此征。

形式: 古风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二)

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

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

谓胜通夕话,义利分毫间。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

外尘荡瑕垢,镜体自寂然。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

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形式: 古风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三)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

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

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

世人失其心,顾瞻多外慕。

安宅舍弗居,狂驰惊奔骛。

高言诋独善,文非遂巧智。

琐琐功利儒,宁复知此意。

形式: 古风

门人王嘉秀实夫萧琦子玉告归书此见别意兼寄声辰阳诸贤

王生兼养生,萧生颇慕禅。

迢迢数千里,拜我滁山前。

吾道既匪佛,吾学亦匪仙。

坦然由简易,日用匪深玄。

始闻半疑信,既乃心豁然。

譬彼土中镜,暗暗光内全。

外但去昏翳,精明烛媸妍。

世学如剪綵,妆缀事蔓延。

宛宛具枝叶,生理终无缘。

所以君子学,布种培根原。

萌芽渐舒发,畅茂皆由天。

秋风动归思,共鼓湘江船。

湘中富英彦,往往多及门。

临歧缀斯语,因之寄拳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