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史十忠诗(其二)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己。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青史。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的形态如何,坚守节操显非凡。
人们称此为蜀地宝,地位低微名未显。
静坐赏秋浦月色,千里相思寄深意。
沙头风声凄厉,寒冷城池威严肃穆。
听说开关迎敌,逃避耻辱我所不齿。
我是城郭守护者,大义在我心中铭记。
秘密途径送信,洒泪告别玉季。
细君温婉如玉,愿与夫君共生死。
南八英勇无比,此女竟也这般刚毅。
尸骨虽朽香气犹存,我的诗将永载史册。

注释

立节:坚守节操。
殊伟:非凡伟大。
蜀珍:蜀地珍贵之物。
位卑:地位低下。
秋浦月:秋夜的浦江之月。
摄:收取、寄托。
凛:严寒、威严。
开关:打开城门迎战。
弃遁:逃避、逃离。
城郭臣:城市守卫者。
间道:秘密小路。
玉季:亲密的朋友或亲人。
细君: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南八:可能指某个人物,因其位置在诗中,具体身份不明。
骨朽:尸骨腐朽。
青史:历史书籍,代指流传后世。

鉴赏

这首诗是刘埙的《补史十忠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古代忠臣事迹的追忆和颂扬,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节义的崇尚,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坚守大义的自勉。

首句“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强调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能够坚守节操、表现出非凡气概之人的钦佩。紧接着,“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表明尽管周围的人都认为蜀中(四川地区)有珍奇之物,但诗人本人地位低微,名声尚未扬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则描绘了诗人静坐在秋夜的岸边,借着明亮的月光,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远方。这一幕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想要超越时空限制,与古代忠臣心灵相通的愿望。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荒凉与严酷,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坚毅和不屈。接着,“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忠诚守护边关、拒绝逃避之举的赞扬。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己”则是诗人的自白,他认为自己与那些坚守城池的大臣们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共同守护着某种高尚的道德和原则。紧接着,“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表明诗人愿意冒险传递信函,即使需要洒下鲜血,也要与那些忠义之士告别。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中,“细君”指的是对朋友的细腻关怀和深情厚谊,而“双飞同一死”则强调了诗人对于与友共赴死亡的决心。最后,“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可能在赞扬某位女性的节操或忠贞,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但其气概和精神实质与前文所述之士相呼应。

结尾“骨朽香不废,吾诗当青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作能够流传后世、永垂不朽的信心,同时也强调了骨头虽然腐朽,但精神上的芬芳依旧不会消散。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创作自信的展现,也是对忠诚节义主题的再次肯定。

收录诗词(53)

刘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 号:水云村
  • 籍贯:江西南丰
  • 生卒年:壎xūn 1240-1319

相关古诗词

补史十忠诗(其四)参政行丞相事陆公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莒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补史十忠诗(其八)枢密闽广宣抚使陈公

淳熙名宰孙,比德粹如玉。

决科魁伟英,骎骎荐冠肃。

类田烦谏疏,相嗔俄嗾逐。

补郡仍免归,黄流已漫陆。

天族日光薄,力疾支颠覆。

蹉跎南冠絷,道病死不辱。

往昔五峰堂,倾盖语跋烛。

斯人真妙人,哀哉悭厚禄。

长揖丙辰魁,各天并黄鹄。

不有二忠存,千古笑科目。

形式: 古风

补史十忠诗(其一)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

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

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

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

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护。

阖门义不辱,呼卒汝善处。

飞魂随剑光,自已投火去。

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

吾非莒柱厉,敢以死丑主。

正自常事耳,命义逃安所。

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

形式: 古风

补史十忠诗(其五)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

匡庐云锦屏,鸿儒产其下。

风神俨如龙,夭矫莫可驾。

卷怀经济具,婆娑洛中社。

怪事玉床摇,清昼天忽夜。

突骑从何来,阴风飘屋瓦。

大臣义有死,欲避吾不暇。

庭前环止水,万事付一舍。

从容友灵均,朝野动悲吒。

悯章极哀荣,汗简谁记者?

倘有南熏书,季方足堪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