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惟中西楼

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

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

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

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西楼遥对着鼎山倾斜的轮廓,一位野外的访客驾着鹿车前来寻找。
翠绿的竹岛在暮色中烟雾缭绕,秋天的石田被秋雨滋润得像银色的沙滩。
虽然酒杯还未斟满,心中却已先醉,回忆旧事让两鬓都快斑白了。
你是否愿意借我溪水南边的三亩土地,让我跟随你学习种植邵平瓜。

注释

西楼:高楼。
远对:遥望。
鼎山:山名。
斜:倾斜。
野客:野外的客人。
驾鹿车:乘坐由鹿拉的车。
竹屿:竹林中的小岛。
暝烟:傍晚的烟雾。
翠黛:青翠的黛色。
石田:石头田地。
银沙:比喻如银的沙子,形容雨水滋润后的景象。
清尊:清酒。
心先醉:心先被情感或思绪所打动而醉。
往事:过去的经历。
鬓欲华: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肯借:愿意借给。
溪南:溪流的南岸。
三亩宅:三亩大的住宅。
邵平瓜:指邵平种瓜的故事,后世常用来指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题邹惟中西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西楼上,眺望对面的鼎山,山势倾斜,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深远的意境。来访的客人乘着鹿车,更显其隐逸之趣。竹林岛屿在暮色中弥漫着青翠的烟雾,秋雨滋润着田野中的银色沙地,景色清新宜人。

诗人举杯未饮,心已先醉,沉浸在回忆之中,感叹岁月匆匆,两鬓已现华发。他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借得溪南三亩之地,跟随友人邹惟中学习种植邵平瓜,过上悠闲自足的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送罗与敬归西昌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形式: 古风

南歌子

榴破猩肌血,萱开凤尾黄。萧閒风簟雪肌凉。

一枕浓香魂梦、到巫阳。云纻描瑶草,莲腮洗玉浆。

碧梧深院小藤床。此意一江春水、正难量。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浣溪纱(其三)

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

卖花门外绿阴轻。

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

有谁知道一春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其四)

摩腹椎腰春事非。乐天犹恨小樊归。

多生馀念向来痴。

往事半随残梦转,飞词不尽短封题。

竹奴应笑减腰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