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鼓山元公亭

谁书吾姓揭亭颜,栋宇飞腾气象完。

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朝日上阑干。

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

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长向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谁在亭子上题写我的姓氏,楼阁飞翔,景象壮观。
山谷秋风轻轻吹过我的头发,东海朝阳升起,照耀着栏杆。
站在高处,四周的群山显得渺小,感觉天空离我更近,天地广阔无边。
我多次来到这里,对这美景丝毫没有厌倦,将来会常常在画中回味。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书写者。
揭:揭示,题写。
亭颜:亭子上的题字。
栋宇:楼阁。
飞腾:飞翔。
气象:景象。
完:完整,壮观。
谷口:山谷入口。
秋风:秋季的风。
鬓发:两鬓的头发。
海东:大海之东。
阑干:栏杆。
地高:站得高。
顿觉:立刻感到。
群山小:群山显得小。
天近:天空似乎更近。
六合:天地四方。
宽:广阔。
三到:多次来到。
岩扉:岩石的门,指山岩。
殊不厌:一点也不厌倦。
异时:将来。
长向:常常。
画图:画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的山亭景象,并通过主人公对此处多次到访的情形,表达了其深厚的感情和超凡脱俗的心境。开篇"谁书吾姓揭亭颜"一句,设问并未明言,而后文"栋宇飞腾气象完"则显示出这座山亭雄伟壮观,似乎带有某种神秘而又完美的气质。

"谷口秋风吹鬓发"写出了季节变化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主人公在这里享受着自然之趣。紧接着"海东朝日上阑干"则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海东之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阑干(城墙上)则显示出一种高瞰远望的境界。

诗中"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两句,则是主人公站在这座高处,对周围景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长向画图看"表达了主人公对此地的深厚感情和多次光顾,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山亭景色的描绘,以及主人公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映射出其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升华的一种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2)

元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

缇籥惊年杪,铃斋戒夙兴。

连空集霙霰,撇席命宾朋。

菌阁盘虚出,箯舆选胜登。

山川方晻蔼,缟素竞飞腾。

密著珠帘重,低沈粉水澄。

迷藏秦洞穴,刻镂禹沟塍。

蓬岛三番抃,瑶峰四彻绳。

风传天外籁,湖写鉴中冰。

银色三千界,琳台十二层。

折梅思陆凯,咏絮对王凝。

妒舞轻飘燕,临书细字蝇。

光凌射的鹤,气压沃洲鹰。

棹月溪翁共,歌兰楚客能。

琼辀走油壁,练马顿钩膺。

泽渗阳膏动,和薰气烛蒸。

冬权时已正,尺瑞岁将应。

鄙也同民乐,油然弗自胜。

平时陪法从,长忆奉昭陵。

拂旦开金殿,鸣鞘下玉乘。

六花朝服满,万岁寿觞称。

就望尧云日,赓歌舜股肱。

冰醪沾饫赐,竹唱听哀矜。

尔后孤踪远,频年老病仍。

两朝还观魏,何日见觚棱。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四十年来出处同,交情偏见岁寒中。

相先各上青云路,斗在俱为白发翁。

万里厌劳方稍稍,一麾乘兴又匆匆。

清风冠剑辞仙殿,流水旌旗下越宫。

山半楼台迎日动,帐前铙鼓入秋雄。

因君更忆蓬莱雪,不觉吟魂过剡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和姚勔《奉陪蓬莱阁赏雪赋诗谨成二十四韵呈知府龙图侍郎》

晼晚年垂尽,阴沈气始凝。

云霄方一色,霰雪忽相仍。

何处兹辰好,吾州自古称。

稽山呈刻画,鉴水弄鲜澄。

佛土横银界,天文露玉绳。

缏珠压帘翠,砻璧累台层。

昆露朝垂木,郇盐夕满塍。

浓梅明庾岭,乱蝶闹青陵。

舞缓来还转,惊多下忽腾。

藏崖未见睍,著霤即垂冰。

密处情何极,狂时力不胜。

夺鲜迷野鹤,污白绝藩蝇。

孙幌方开卷,焦庐正曲肱。

悲鸣跧老骥,怒击下豪鹰。

顾我虽迟暮,当欢亦彊能。

醉怀思日富,病眼喜晨兴。

贺帐催休吏,宾筵幸得朋。

周诗诵昌满,邺酌对刘应。

赏为良辰乐,高宜善赋登。

鹴裘欣未至,青简使先蒸。

富岁还相庆,阳春各自矜。?颜均玉气,泚墨出圭棱。

句待呼胡续,舟期访戴乘。

长谣辱君赠,珍感服吾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和上巳西湖胜游

清明风日战方酣,朱毂雍容拥旆鬖。

火令正严绵上俗,禊游仍胜会稽岩。

马盘金埒连乾湿,人映毡车帽角搀。

湖水绿烟浮醉席,杏花红雨拂春衫。

公如庾老情非浅,客似渊君调不凡。

只恐颍川飞召节,便随五凤降绨函。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