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实先三首(其一)

鲁生万卷尚未厌,昔人五车能几何。

赵中有令自太俭,秦延君说无乃多。

驽马十驾能千里,檐蛛千丝成一罗。

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王易所作的《似实先三首(其一)》。诗中,诗人以鲁生为例,赞叹其学识渊博,即使拥有万卷书籍也不觉满足,暗示古人学问之深邃。接着,通过赵国令和秦延君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无穷和个体认知的相对性。

诗人以“驽马十驾能千里”比喻勤学不倦的力量,即使劣马也能通过持续努力达到远大目标;“檐蛛千丝成一罗”则象征积累点滴知识终将汇聚成宏大的学问网。最后两句,“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海洋的探索和对学问源头的追寻,寓意学者应有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精神,如同航船驶向大海,最终汇入知识的长河。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知识的无限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似实先三首(其二)

刘云愈愚必以学,韩谓加骨可希光。

子孟无术固堪惜,湘东能读安救亡。

贵多贵少有二理,讥大讥小非一纲。

稽古居今未容易,漫从歧路觅亡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似实先三首(其三)

万言不敌一杯水,百药莫如三折肱。

持方纳圆岂求合,炊沙作糜谁复能。

至道有时云障日,独行常恐鬼吹灯。

为山掘井我难遂,看子浮图张七层。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赋斋前三物

瘦桐修可八尺强,颠叶挺挺思出墙。

直躬岂合显头角,待敷密荫临高冈。

夭丛簇桃偏低竹,半面凝妆媚幽独。

谓师君子宜坚贞,偶弄铅华便俗尘。

芳心倦舒老少年,绿鬟沐雨襟摇烟。

百花开尽叹迟暮,春色未分殊可怜。

嗫嚅此翁无谬赏,坐挹葱茏起非想。

不知门外有阿谁,却笑清风自来往。

形式: 古风

偶得三绝句(其一)

素丝染色慎防绝,大气弥天看似无。

莫问是非松柏栗,照人山月总长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