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炳同长老

飞雪亭边欲雪天,当年生日又今年。

云山卓锡闲心外,湖海烧香笑面前。

每为寒交倾钵施,更多雅客问诗禅。

最高高处长长寿,赞叹中閒欢喜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飞雪亭边,天空飘着雪花,这是下雪的天气,今年和我出生那年重合了。
在云山之间,僧人卓锡修行,心中悠闲,面对湖光山色,点燃香火,笑容满面。
每当寒风交加,我便倾囊布施,更有文雅的客人前来探讨诗歌与佛法。
在这最高的地方,长久的寿命伴随着,人们在赞美和欢笑中感受生活的缘分。

注释

飞雪亭边:形容环境。
欲雪天:即将下雪的天气。
当年:指过去的一年。
又今年:今年又恰好是。
卓锡:僧人出行持杖。
闲心:悠闲的心境。
湖海:泛指广阔的水域。
烧香:僧人礼佛。
寒交:寒冷的季节。
倾钵施:倾尽所有去布施。
雅客:有修养的客人。
问诗禅:讨论诗歌和佛法。
长寿:长久的生命。
赞叹:赞美。
欢喜缘:因喜悦而产生的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为祝寿炳同长老而作,通过对飞雪亭边的环境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与祝福。首句“飞雪亭边欲雪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时光流转,又逢老人寿辰。次句“当年生日又今年”点明今日是长老的重生日,岁月如梭,令人感慨。

第三句“云山卓锡闲心外”描绘了长老超然物外的禅定生活,他如同云游的僧人,在山水之间保持着内心的平静。第四句“湖海烧香笑面前”则通过湖海烧香的场景,展现出长老面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笑容可掬。

第五、六句“每为寒交倾钵施,更多雅客问诗禅”进一步赞美长老的慷慨布施和深邃的佛学智慧,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交流佛法与诗歌。最后一句“最高高处长长寿,赞叹中闲欢喜缘”祝愿长老在精神层面上达到至高境界,长寿安康,并在人们的赞叹与欢喜中享受人生的美好缘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寿者的敬仰,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寿诗。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其二)

误辱高轩访子云,须知我自是玄真。

石心已落千寻海,霜鬓难留一发春。

门外道途新旧眼,兵前朋友死生身。

如今聚首休轻别,他日黄金枉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其一)

苍狗白衣纷过云,到头故我始为真。

山林高看平沈世,风雨难摧独乐春。

时出苦言医俗耳,多培好事寿閒身。

仰天咄咄今何日,百里相过有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张氏馆中早作

小窗一榻清于水,亲戚相看话久暌。

困带诗情投角枕,梦随梅伴策霜藜。

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

犯冷披衣捲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张敬之县尉

仙棹发秋湾,稽山到不难。

要将培远业,便答自初官。

秦望一峰峭,贺湖千顷宽。

用心行己处,时向此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