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桥渔唱

春风淡淡兮湖水波。柳垂桥兮青烟满莎。

扣予舷兮发长歌。靡白蘋兮乱鴐鹅。

我前有蛟兮我后有鼍。予往予还兮吁予奈何。

彼湖有波兮此桥有柳。我维我舟兮聊以搔我首。

唱歌以遨兮哀莫予偶。有箨在罾兮有沙在罶。

逝者滔滔兮羌不可久。绿频兮菲菲。落花兮点衣。

江无津兮海无涯。呜呼寂寥兮吾谁与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刘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湖畔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春风淡淡兮湖水波”,以淡雅的春风和微动的湖面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柳垂桥兮青烟满莎”一句,描绘了柳树轻拂着石桥,青烟缭绕于草丛之上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扣予舷兮发长歌”中,“扣”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轻轻敲击船舷的动作,随后的“发长歌”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豪迈。接下来的“靡白蘋兮乱鴐鹅”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物,如随风飘荡的白蘋和纷飞的鴐鹅,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

“我前有蛟兮我后有鼍”一句,以神话中的龙和鳄鱼为喻,暗示了诗人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的勇敢与决心。“予往予还兮吁予奈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向往远方,又对归途充满忧虑。

“彼湖有波兮此桥有柳”两句,诗人将目光从湖面转向桥边,柳树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我维我舟兮聊以搔我首”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船上,以手搔头,似乎在思考什么,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沉思。

“唱歌以遨兮哀莫予偶”中,“遨”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放声歌唱,寻求心灵的慰藉,但似乎无人能理解或回应他的哀愁。最后,“有箨在罾兮有沙在罶”两句,通过渔具的细节描写,引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逝者滔滔兮羌不可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绿频兮菲菲。落花兮点衣。江无津兮海无涯”几句,通过绿叶、落花和广阔无垠的江海,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浩瀚的思考。

“呜呼寂寥兮吾谁与归”作为全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濮川八景诗(其一)福善翠冷

太古烟霞错绣楹,拍天苍翠缬虚明。

擘开千佛无文印,不似空题雁塔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濮川八景诗(其二)翔云高眺

凌虚不用跨青牛,拄杖为龙任去留。

极目山川知已在,乾坤冷落片云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濮川八景诗(其三)桩楼旭照

晓云一带舞衣轻,脱体风流最惜卿。

莫道古人心不见,半帘春色露倾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濮川八景诗(其四)梅泾花午

踏穿清浅水云奔,皓日当空雪满村。

可笑罗浮山上客,一枝明月醉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