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亭待月有怀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

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

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

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形式: 古风

翻译

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傍晚的郊野弥漫着寒意。
山色深沉,江水悠悠向东流去。
城门紧闭,路上行人稀少,归巢的鸟儿纷纷回返。
稀疏的钟声穿透林间,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城头。
我在原地徘徊,等待深夜的到来,露水打湿了宽阔的银河。
虽然心爱的朋友远隔万里,我独自坐着不禁发出叹息。

注释

淅沥:形容雨点或风声细小而连绵。
暮寒:傍晚的寒意。
山气:山间的雾气。
郁苍苍:深沉而浓厚。
阖关:关闭城门。
行人稀:行人很少。
投栖:归巢。
夕鸟还:傍晚归巢的鸟儿。
疏钟:稀疏的钟声。
华月:明亮的月亮。
露下:露水落下。
明河:明亮的银河。
心朋:心爱的朋友。
独坐:独自坐着。
忧叹: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在春野亭中等待月出的情景。"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凉风微起,空旷的野外透出傍晚的寒意,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着,"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远山的雾气深沉,江水悠长地流淌,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深远。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行人稀少,归巢的鸟儿也纷纷归来,更显出诗人孤独一人。"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远处寺庙的钟声穿透树林,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城头,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诗人独自徘徊,期待着漫长的夜晚过去,明亮的银河在露水中显得更为开阔。最后,"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诗人感叹与远方朋友相隔万里,只能独自面对这寂静的夜晚,内心充满忧虑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景色,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洛阳诗帖(其一)

洛阳风景实堪誇,几处楼台处处花。

尽是齐王修种得,如今惆怅似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思

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怜,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形式: 古风

胡雁

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弋,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

形式: 古风

送石昌言知宿州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

倦直承明得守符,诏书遣临士民上。

万家裁制须得宜,譬若楩楠迎大匠。

京师从游日月久,送君酒酣益惆怅。

人生岂效鸡鹜群,意在糠粱取甘养。

边隅多故方急材,往往稠人拔公相。

吾侪有策空自奇,皎皎丹衷亦谁亮。

欲随戎马仅胜衣,强作文章还覆酱。

大都用置系于时,丈夫未死固难量。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我今联束若愁鹰,注目青云思远飏。

一麾当复泛隋渠,愿君加数为公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