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一)

西出长安门,悠悠长安道。

鸣佩何珊珊,朝下日犹早。

同心各相招,稽古共探讨。

小儒不足为,大儒非意料。

买椟还其珠,燕石以为宝。

白日升东方,万象始分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的早晨景象,以及文人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开篇“西出长安门,悠悠长安道”,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长安城的辽阔与宁静,仿佛引领读者踏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接着,“鸣佩何珊珊,朝下日犹早”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时分,人们佩戴着精致的饰品,缓缓步入新的一天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同心各相招,稽古共探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和友谊的赞美,强调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学术上的共同探索与交流,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小儒不足为,大儒非意料”两句,通过对比小儒与大儒的态度,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层次之别,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儒深邃思想的敬仰与期待。

“买椟还其珠,燕石以为宝”运用了两个典故,前者出自《韩非子》,后者出自《左传》,分别寓意着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的关系,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辨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即真正的珍宝不在于表面的装饰或物质的华丽,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与意义。

最后,“白日升东方,万象始分晓”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象征着知识的光芒逐渐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万物开始清晰可见,寓意着真理与智慧的光辉将永远照耀人类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学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对知识追求、友情价值以及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思考。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二)

世人怀往古,古道今不足。

我于世界中,皇虞满吾目。

兄醉弟便扶,夫死妻仍哭。

鸟飞鱼自沉,花红柳还绿。

终古有常然,人情自反覆。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三)

绝世一佳人,容华美如玉。

青楼结绮疏,帘下理清曲。

使君停车骑,沉吟聊踯躅。

彩凤何时来,精诚苦相属。

携手凌紫霄,双修离劫浊。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四)

仙人跨鹤还,累累感丘墓。

人民非昔时,城郭尚如故。

贤愚同一尽,贵贱无复数。

扰扰尘世中,长驱不回顾。

一梦过一生,后来仍不寤。

幻身竟无常,有来必有去。

自匪大还丹,一真焉可固。

谁云古圣人,万世不能度。

于今如有闻,一息即千古。

但恐非真诀,迷惑苍与素。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五)

绝学向千载,洙泗流日分。

糟粕非真传,空有典与坟。

爝火当耀日,杯水救车薪。

龙德如正中,利见一大人。

但恐江水深,欲从道无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