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择山房(其一)

碧落仙官侍玉除,至今遗迹在匡庐。

当时兄弟俱年少,他日归荣比二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碧落仙官曾经侍奉玉帝,他们的遗迹至今仍留在庐山。
当年他们兄弟都还年轻,未来荣耀如同汉代的疏广、疏受两位官员一样显赫。

注释

碧落:指天宫或仙境,象征尊贵的地位。
仙官:神话中神仙的官职,此处指有仙人居住的官员。
玉除:古代宫殿中的一种玉阶,象征权力和神圣。
匡庐:即庐山,在江西,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年少:形容年纪轻,青春时期。
归荣:指荣归,荣耀地返回故乡。
二疏:指汉代疏广和疏受两兄弟,他们辞官归乡,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仙境之美,开篇即以“碧落仙官侍玉除”展现出一幅神仙修炼、侍奉灵玉的情景。这里的“碧落”通常指代山清水秀之地,而“仙官”则是道教中的仙人,他们侍奉的是象征纯净之物的“玉”。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侍奉,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修为。

至于“至今遗迹在匡庐”,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感慨。这里的“匡庐”可能是指古代宫殿或其他建筑物,诗人感叹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如今只剩下遗迹,这种历史沧桑之感不禁令人生出些许感伤。

接下来的“当时兄弟俱年少,他日归荣比二疏”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顾。诗人提及自己与兄弟在年轻时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份纯真无暇如今已经转化为一种荣耀,通过“他日归荣比二疏”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历史遗迹以及个人回忆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意境。诗人的笔触轻盈而不失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李公择山房

石磴不容步,乔林森回还。

闻昔有威凤,养羽留此山。

乘此去翱翔,得意今不还。

馀音落何处,尚在云泉间。

陈迹虽可寻,飞辙谁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汴河

䃕渠斜与昆河接,河远渠悭几可涉。

狂霖一涨高十寻,迅泻东来比三峡。

崩腾下与淮泗会,清泚亦容伊雒杂。

横空九阙真垂虹,怒捲千艘如败叶。

祇堪平地看汹涌,何事乘危理舟楫。

共夫鹅鹳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但忧心手一乖迕,巨舶高樯两摧折。

而余进退久安命,揭厉以望初不慑。

妻孥亦已惯江湖,笑语犹如泛山陕。

鸣弓击柝惊夜盗,掘茹捞虾佐晨馌。

时登绝径步榆柳,或面荒陂看凫鸭。

我生东南趣向野,挥弄清溪看苕霅。

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浊凌险终未惬。

觚棱渐喜金阙近,釜甑何忧米盐乏。

浑如海客泛枯槎,缭绕明河望阊阖。

形式: 古风

汴河汲井

解缆古城阴,系舟绿榆影。

浩荡观浊流,咫尺有甘井。

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绠。

馀香入新稻,真味添细茗。

蒸骨为之凉,醉魄一以醒。

昔有少陵翁,卜居在遐境。

美味当百金,修筒接千岭。

我今浑不费,汲取在俄顷。

川路远迢迢,客愁长耿耿。

得此稍忘忧,无殊卧箕颍。

形式: 古风

苏子由示诗再用前韵

公家两贤涉世久,六马从容辔在手。

驱驰有节心有常,进退不随人左右。

十年挫抑心不回,方知有胆大如斗。

鸾坡凤阁蔚相望,灿灿奎壁连晶光。

我家辛勤出寒乡,斥鴳未易追翱翔,莫将沧溟比坳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