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汲井

解缆古城阴,系舟绿榆影。

浩荡观浊流,咫尺有甘井。

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绠。

馀香入新稻,真味添细茗。

蒸骨为之凉,醉魄一以醒。

昔有少陵翁,卜居在遐境。

美味当百金,修筒接千岭。

我今浑不费,汲取在俄顷。

川路远迢迢,客愁长耿耿。

得此稍忘忧,无殊卧箕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城边的幽静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哲思。

"解缆古城阴,系舟绿榆影。浩荡观浊流,咫尺有甘井。"开篇四句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水边景象,诗人在古城下解开船缆,在绿树浓荫中系舟停泊,对着浩渺的河流和近在咫尺的甘美井水,心境显得宁静而自在。

"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绠。"接下来的四句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了诗人对这甘美井水的享受,如同坐在热锅旁边,却能旁观冰玉般的凉意,不禁目光牵挂,不能自已,清泉如织绢般地流淌。

"馀香入新稻,真味添细茗。蒸骨为之凉,醉魄一以醒。"诗人接着描写了井水的美味,它不仅能滋润稻谷,还能提神醒脑,令人精神爽快,即使是烈酒也被其清冽所代替。

"昔有少陵翁,卜居在遐境。美味当百金,修筒接千岭。"诗人随后提及了古时的隐逸者,他们选择隐居于遥远的地方,对这甘美井水的价值高过百两黄金,更是修筑管道延续千山。

"我今浑不费,汲取在俄顷。川路远迢迢,客愁长耿耿。得此稍忘忧,无殊卧箕颍。"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甘美井水的珍惜与享受,它如同天赐之物,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汲取;虽然远离家乡,心中客愁如绵,但得到这份清泉,忧愁似乎也随之淡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面对自然时的心灵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苏子由示诗再用前韵

公家两贤涉世久,六马从容辔在手。

驱驰有节心有常,进退不随人左右。

十年挫抑心不回,方知有胆大如斗。

鸾坡凤阁蔚相望,灿灿奎壁连晶光。

我家辛勤出寒乡,斥鴳未易追翱翔,莫将沧溟比坳堂。

形式: 古风

龟石

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拖半天碧。

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

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

非鼋非鳌不可辨,有若神龟见踪迹。

精刚不待娲皇鍊,浑朴宁从巨灵擘。

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

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

万牛攒车载不动,铁轴峥嵘自堆积。

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视不能移咫尺。

至今独立犹惊人,地志山经不能测。

千灵万状谁复知,一片坚顽粗可识。

昂头突出翠涛中,跪足横蹯九泉脉。

劲壳纵横窦穴穿,当心一搭莓苔黑。

渊潜不见曳尾状,日烁犹惊负图色。

青髯剥落向何处,秋草绥绥晨露滴。

劲健曾支玉女床,斓斑似点乖龙额。

渔翁未网先自骇,灵蓍欲伏安可得。

鼋鼍缩首不敢近,虾蟆巡行夜战惕。

岁冬大寒百圣伏,圜圜劲势无攲侧。

风磨霜鍊无日休,发鬓皴痕成兆坼。

负才不免刳肠累,至珍惟藉天公惜。

灼以炎皇之火精,衅以少昊之金液。

神钻鬼卜不见形,阴阳造化无遗策。

大哉龟者物之精,岁久已化为真形。

有时月黑无人夜,绕岸光芒芒自生。

下骇深潭怪蜃窟,上应中天玄武星。

万众森森下相向,来决吉凶真伪情。

奸狐妖鼠已破胆,山魑野魅见亦惊。

波神吞气不敢喘,四面长漪铺席平。

吾闻溪老记往岁,半夜风雨来冥冥。

剨然曳转大潭左,百里震惊如雷霆。

妒憎摧折虽万状,崔嵬孤高终自灵。

吁哉天地至奇物,何为流落于江城。

铜马犹闻标汉殿,神羊昔亦驯尧廷。

便当推置玉堂上,古貌岌岌无攲倾。

奸臣猾竖作狐媚,见之赪面先吞声。

凶荒水旱必可卜,仓卒变怪皆先明。

匈奴丧魄万里外,慉缩不敢窥天兵。

龟乎龟乎用不用,壮士与尔同死生。

形式: 古风

京尘

蜚尘冥冥逐马尻,辚辚牛车何太劳。

春霜十日似妥帖,稍晴仍复起波涛。

非徒渐渍襟领黑,复且侵凌宫殿高。

吁嗟性地本安静,何乃纷扰争雄豪。

祗忧飞尽到坤轴,万怪菌蠢难藏韬。

愿回河淮作沟渎,贯穿城郭还周遭。

分衢洒扫万丁力,常遣莹定无秋毫。

身微愿大恐难副,有如画钓搴鲸鳌。

弹冠振衣但随俗,寄身此境何由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卧龙潭

已登卧龙庵,更看卧龙瀑。

来从不尽山,奔入无底谷。

谷中鸣百雷,林外漱寒玉。

雄豪与清泚,上下相接续。

阳崖发幽花,阴壑偃乔木。

两崖天划开,万古神潜伏。

我来坐潭上,俯仰清耳目。

神骨倍潇洒,衣襟仍霢霂。

名山到能几,好景看不足。

慇勤莫思归,更共潭边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