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九)

中夜念凉天,搔首坐待旦。

北风鸣屋角,此怀忽凄断。

儿曹计伏腊,极力供井爨。

忆昔冬来南,骨肉遣星散。

念兹岂人为,稍定理丝乱。

呻吟裘氏地,皆是儒与缓。

往语执金刚,勉力守门闬。

倒囊留一钱,且免用鞭算。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夜怀念清凉天气,抓头坐着等待黎明。
北风吹过屋檐角落,此刻心绪突然悲凉。
孩子们计划着冬至和腊月的祭祀,竭尽全力准备炊火。
回想去年冬天我南下时,亲人们已四散各地。
想到这一切并非人力所能改变,稍稍整理纷乱的思绪。
在这裘氏之地,人们的叹息声中充满了儒雅和宽缓。
曾去告诉那些坚强的人,要尽力守护家园。
倾尽囊中所有只留下一钱,暂且不用计算借贷的烦忧。

注释

中夜:深夜。
凉天:清凉的天气。
搔首:抓头。
旦:黎明。
北风:寒冷的北风。
屋角:屋檐角落。
儿曹:孩子们。
伏腊:冬至和腊月的祭祀。
骨肉:亲人。
星散:分散各地。
丝乱:思绪纷乱。
裘氏地:某个地方。
儒与缓:儒雅和宽缓。
执金刚:坚强的人。
门闬:家园。
囊:口袋。
鞭算:借贷计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冬夜景象,诗人在深夜里独坐,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北风在屋角发出鸣鸣声,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凄楚。诗中提及儿子们努力地取暖和供给火炉,以抵御寒冷。诗人回忆起往年冬天南行时,亲朋好友散落各处,如今只能在星光下思念他们。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宿命感,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人力所能及者甚微。最后几句提到裘氏地,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诗人与那里的人有着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寒风、亲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一)

战休左触氏,梦破大槐国。

肝胆方一家,燕越非异域。

是中路坦平,本自无降陟。

乾坤有乾坤,无极复无极。

海角尽东南,天门洞西北。

万里无寸草,何人不相识。

亦有鼓刀儿,大烹举铜鬲。

形式: 古风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十)

囚山无他谋,治生出下策。

载之百漏船,吹以无孔笛。

一饱久定矣,誓不为欣戚。

家山天一方,何地休行役。

天其调伏予,中岁遭远谪。

养成一牯牛,露地见纯白。

形式: 古风

三月旦行园

我柳已飘絮,我笋亦上竹。

雪毡密盖地,犊角横入屋。

兹辰略行园,喜色动眉绿。

炎荒异中原,气候少清淑。

一日具四时,旦暮变寒燠。

而我于此间,兀若蚕上簇。

但爱草木长,遂使杖屦熟。

喜甚得小诗,意断语不续。

尚可羊何和,不用唐衢哭。

诸公幸无事,来不待休沐。

床敷三百棋,胜负任反覆。

形式: 古风

上巳陪诸公集西湖

今日我上巳,乐哉天气新。

青春在西湖,湖水绿以匀。

诸公乃肯游,盘飧仍集珍。

少纵方外谈,一洗城中尘。

唤船苦不早,行酒不计巡。

始叹葑欲合,终喜鸥来亲。

茫茫天宇间,何地寄此身。

共偷一日闲,恐负三月春。

遥瞻后湖游,海若从钩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