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高心夔的《汉家(其三)》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边关局势与朝廷决策。首句“何处郎官碧血封”,暗示了一位忠诚的官员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勇事迹,可能是边疆守将的牺牲。接着,“金犀池上火云彤”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金犀池象征皇家,火云彤则形容战事的激烈。
“遥闻斩使非军志,岂忆修防有国容”两句,表达了对误判或不当军事行动的批评,认为斩杀使者并非明智的军事策略,应当牢记防御国家领土的重要性。接下来,“北鄙秦师骄郑贾,南征申伯痛周宗”两句,通过对比北方秦师的傲慢和南方申伯遭受的痛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对周朝宗室的同情。
最后,“怀柔事事千宽政,恩泽千秋溢赐钟”两句,倡导以怀柔政策来稳定边疆,推行宽厚的统治,希望这种仁政能流传千秋,惠及百姓。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