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

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

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

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白色的头发随着梳子纷纷掉落,霜一般的白发环绕在耳边下垂。
增添了老年的气息,改变了我原来的面貌。
它不愿永远像漆那样黑亮,终究只能变得像丝一样苍白。
最讨厌的是明镜中,看到自己半头黑半头白的时候。

注释

雪发:指白色的头发,象征年老。
霜毛:也指白发。
鬓:两颊靠近耳朵的头发。
加添:增加。
老气味:老年人的气息,指衰老的迹象。
改变旧容仪:外貌发生了变化,不再年轻。
不肯:不愿意。
长如漆:形容头发乌黑浓密。
无过:没有过错,这里指无法避免。
总作丝:比喻头发变白,像丝线一样。
明镜里:镜子中。
黑白半头时:头发一半黑一半白,形容人到中老年,头发开始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衰老过程中白发渐长的感受和无奈。"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形象地表达了头发如同冬天的雪和霜一样逐渐变白,覆盖在鬓角,显露出年华老去的痕迹。

接着,“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则是说随着白发的增多,人的气质和外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沧桑。诗人通过“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表达了一种对抗老去的无奈心理,即便头发不愿像漆一样坚硬,但终究还是会变成柔软的白丝。

最后,“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则是诗人面对镜中自己的真实写照,看到一头半白的自己,无法接受这种老化带来的变化,所以说“最憎”。

整首诗通过对白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衰老、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白发

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

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

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

其馀便被春收拾,不作闲游即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榴树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

伞盖低垂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

春芽细炷千灯燄,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花寺主家小尼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

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

步慵行道困,起晚诵经迟。

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

老鹤风姿异,衰翁诗思深。

素毛如我鬓,丹顶似君心。

松际雪相映,鸡群尘不侵。

殷勤远来意,一只重千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