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与睦州甘彦初同知同过弋阳晚泊》描绘了诗人十年后再访弋阳的情景。首句“十年重过弋阳溪”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接下来的“野店山桥处处迷”写出了弋阳山水依旧,但人事变迁,让诗人感到陌生而迷茫。
“乌鹊攒枝惊虎啸,猕猴曾过学猿啼”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乌鹊聚集成群,仿佛被虎啸所惊,猕猴模仿猿啼,增添了弋阳山林的野趣和神秘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寓言人事的兴衰和世事的无常。
“客行官道霜犹湿,人醉邮亭日未西”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疲惫,即使霜露沾湿道路,诗人仍沉浸在酒乡中,直到夕阳西下。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境。
最后,诗人以“说与睦州贤别驾,好因凋瘵问蒸黎”结语,表达了对当地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关心民生疾苦,关注百姓疾疫(凋瘵)之事,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展示了弋阳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