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栖云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寻幽蹑危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探寻幽静之地的过程,通过“蹑危磴”这一动作,既表现了道路的险峻,也暗示了探索精神的坚韧不拔。接着,“步尽得兰若”则点明了最终到达了一处幽静的寺庙,兰若在此处常指隐逸或修行之所。
“层云荡胸起,飞瀑当面泻”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将云雾的飘动和瀑布的倾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云雾的荡起,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而飞瀑的倾泻,则是力量与美的极致展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
“秋色杖屦外,夕照峰峦下”描绘了诗人行走于秋日之中,夕阳映照下的山峦景象,将时间与空间的美感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杖屦”指的是行人的杖和鞋,通过它们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亲自体验自然之美的过程。
最后,“寂寂白云窗,不见安禅者”两句,以“寂寂”形容环境的宁静,以“白云窗”象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不见安禅者”的描述,暗示了禅修者的存在,他们或许正沉浸在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禅宗的深远,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