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本竹

鲁国几男子,陋巷称颜渊。

箪食何从出,赖有负郭田。

养志本无求,求人志可怜。

蜀翁古奇士,束书裹寒毡。

客来拥毡坐,客去挟书眠。

索供广文饭,催送司业钱。

玉瓶何处酒,翠釜谁家烟。

我乃遭数奇,彼胡钟美偏。

厄穷不自悯,静退犹为贤。

揖士撤讲席,呼儿买归船。

后游记何日,今别已高年。

感翁出处迹,抚几心茫然。

握手出门去,梅雨暗江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鲁国的贫苦读书人,颜渊在简陋的小巷中生活。
粗陋的饭菜从哪里来?全靠他靠近城墙的一点田地维生。
他养性修德并不求回报,求助于人却显得多么可怜。
蜀地的老翁是个奇特的人物,书籍包裹着他的寒酸之物。
客人来了就围着毛毡坐下,客人离去他就抱着书卷入睡。
他向人索要广文官的饭食,又催促收取司业的钱财。
不知哪里来的美酒,青翠的锅灶升腾着谁家烟火。
我命运多舛,为何他却总是好运连连?
身处困厄却不自怜,淡泊名利依然被认为是贤者。
他向学者告别,撤去讲台,唤儿买舟归乡。
何时能再一同游历,如今离别已是垂暮之年。
感叹老翁的进退选择,抚摸桌案心中一片迷茫。
握着手出门而去,梅雨时节江面阴暗无边。

注释

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
陋巷:简陋的小巷。
颜渊:孔子的学生。
箪食:竹篮盛的粗食。
负郭田:靠近城墙的田地。
养志:修养志向。
可怜:令人同情。
蜀翁:蜀地的老翁。
束书:捆扎书籍。
客来:有客人来访。
客去:客人离开。
广文饭:学官的伙食。
司业钱:教育官员的津贴。
玉瓶:精致的酒瓶。
翠釜:翠绿色的锅。
数奇:命运多舛。
钟美:好运连连。
厄穷:困厄贫穷。
静退:淡泊隐退。
揖士:向学者行礼。
归船:回家的船只。
后游记:未来的游历计划。
高年:老年。
出处迹:进退行踪。
抚几:抚摸桌几。
梅雨:江南夏季的连绵阴雨。
江天:江面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的《送师本竹》,通过对师本竹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生活境遇的感慨。诗中以颜渊的简朴生活为比,赞美师本竹虽身处陋巷却坚守清贫,以读书为乐,不求人而自足。蜀翁的形象则象征友人酷爱书籍,即使生活艰难,也以书为伴,甘于清苦。诗人感叹自己命运多舛,而友人却能安贫乐道,表现出高尚的品格。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的日子,但又因年事已高而感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朱伯海入京

燕黍寒生春未回,可堪早别故园梅。

新丰斗酒马周去,京兆束书韩愈来。

赋就不须呈狗监,敕除先合拜鸾台。

青云附骥非吾愿,自守书灯拨冷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朱鹤皋入京

故人天上调金鼎,应念先生苜蓿盘。

博士不烦重讲席,拾遗无复叹儒冠。

蓬莱海阔还须险,太华峰高不道寒。

茅屋三间老书客,逢人懒问日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其二)

黄甲旧书生,明廷推一鹗。

岁莫戢羽翰,静听华亭鹤。

盛衰今昔异,出处老少各。

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恶。

斥鴳伏卑枝,寄声谢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其一)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