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秘校得糟鲌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

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吃鱼何必非得选河鲂,诗人们早就用它寄托情感。
淮河两岸的鱼儿肉质鲜美如霜降后的肥鱼,又有谁能抵挡这美酒与佳肴呢?

注释

食鱼:吃鱼。
何必:何必一定。
河鲂:河中的鲂鱼(古代常见的一种鱼)。
比兴:借物抒情或比喻。
淮浦:淮河两岸。
霜鳞:经过霜冻的鱼鳞,形容鱼肉鲜美。
腴美:鲜美、肥美。
谁怜:谁能欣赏/怜惜。
按酒:持杯饮酒。
敌庖羊:与厨师烹调的羊肉相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杨秘校得糟鲌》。诗中,诗人以食鱼为主题,表达了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他指出,不必执着于河鲂这样的名贵鱼类,因为诗歌中自有丰富的比喻和寓意,如同淮浦的鱼儿,虽然不如河鲂闻名,但其霜白的鱼鳞和肥美的肉质同样诱人。诗人甚至认为,这些鱼儿的美味可以与美酒相配,胜过那些需要庖厨精细烹饪的羊肉。通过此诗,梅尧臣寓言般地传达出对平凡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品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十九)再观牡丹

闻说偷观近玉栏,肠如车毂走千盘。

无人忆著洛阳日,走马魏王堤上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一)紫牡丹

叶底风吹紫锦囊,宫炉应近更添香。

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七)再赋

谁人重咏大刀头,只顾长明不愿流。

纵使西倾必东出,宁同寒水泻宫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二)七宝茶

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

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