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

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

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公麟所作的《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品德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苦学邓夫子”,表达了诗人对邓慎思先生勤奋学习精神的敬仰。接着,“仁风良可依”一句,借用了孔子“仁”的思想,暗示邓慎思先生的道德品质如同和煦的春风,值得人们追随和效仿。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引用了《论语》中的两个典故。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内心的快乐著称;曾点则在回答孔子关于理想社会的问题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邓慎思先生内在的平和与快乐,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进一步表达了对邓慎思先生高尚品德的赞赏,并强调了真正理解并欣赏这种品德的人极为罕见。这不仅是对邓慎思先生个人的赞誉,也是对那些能够欣赏并追求高尚品德之人的肯定。

最后,“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以潇湘美景为背景,形象地比喻了在与邓慎思先生相遇的地方,诗人仿佛得到了珍贵的智慧与启示,如同从他的言语中获取了明珠般的智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好的场景,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与获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慎思先生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真挚友谊以及知识传承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23)

李公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

琉璃墨客堂,太乙助灯光。

紬史探金匮,摛辞和柏梁。

近传江綵笔,远缉汉珠囊。

吏部文难可,犹称万丈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三)

共校南宫艺,多年复此回。

群贤主堂奥,一榻占廊隈。

步屧朝追逐,诗筒夜往来。

故人情不浅,无乃困悭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一)

锁寂身如隐,幽清物向齐。

忘忧经露菊,苏肺到霜梨。

白发知谈笑,朱签历品题。

贤书天下望,鹊喜遍深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二)

呦呦鸣鹿野,皎皎白驹场。

朋盍连茅茹,文程琢玉章。

门通三级峻,桂露一年香。

庆及飞龙旦,同歌庶事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