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升索春晖亭诗予昔登亭上见凡赋诗率比兴于寸草如东野初语予疑命名者意在春晖育物如慈母之贤欲彦升朝夕视亭名必有得矣今无负于春晖予是以有作也

雕龙雏老师,块坐司莩灰。

东皇驾青车,先动一信来。

咸池洗日光,拥出扶桑台。

从前幽谷根,细甲亦以开。

百嘉各分荣,差遍岭头梅。

玉壶花箙迟,舒景讵可催。

河水澌液流,暖意何限回。

要见物化工,无处求枯摧。

晴晖最浩荡,气律浃九垓。

慈母融和心,抚弄从提孩。

明眸照封胡,笑齿发老莱。

君求赋春晖,世岂无邹枚。

孝报日益丰,但先植三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雕刻龙形的幼师,静坐守着灰烬。
东方之神驾着青色马车,首先带来消息预告。
太阳在咸池中洗净光芒,显露出扶桑台。
从前深谷中的根,连细小的鳞片也逐渐展开。
各种花卉各自绽放,梅花率先在山岭头盛开。
玉壶中的花朵迟迟未开,美景怎能催促。
河水流淌,温暖的气息无尽回荡。
想要见到万物生长变化,何处能寻得凋零的迹象。
晴朗的阳光最为浩渺,气息充满天地间。
慈母心如春水般温润,轻柔地抚育孩子。
明亮的眼睛照亮远方,笑容如老莱子般亲切。
你若要歌颂春天的光辉,世间不乏邹衍、枚乘这样的才子。
孝顺之心日益增长,只需先种下三棵槐树象征家族繁盛。

注释

雕龙雏:比喻有才华的幼师。
莩灰:灰烬,代指生活琐事。
东皇:古代神话中的东方天帝。
信:消息。
咸池:神话中的日浴之处。
扶桑台:神话中的太阳升起之地。
幽谷根:深谷的植物根部。
细甲:植物的鳞片。
岭头梅:最先开花的梅花。
玉壶花箙:形容花期推迟。
舒景:舒展的景色。
催:催促。
河水澌液:河水流动。
暖意:温暖的感觉。
化工:自然的造化。
枯摧:枯萎凋零。
晴晖:晴朗的阳光。
浩荡:广大无边。
气律:季节的规律。
九垓:天地四方。
慈母:慈祥的母亲。
提孩:抱孩子。
封胡:形容眼睛明亮。
老莱:古代以笑颜示亲的老者。
赋春晖:歌颂春天的光辉。
邹枚:古代诗人。
孝报:孝顺的回报。
三槐:古代象征家族显贵的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雕龙雏老师在自然景观中的情形,开头即刻画出一幅生动的图景:雕龙雏坐在司莩灰色的地面上,东皇驾着青色的车辆,先发出了信号。接着是咸池洗净了日光,拥挤而出的扶桑台。这一切都在从前幽深的谷根和细小的甲壳中开启了新的生机。百花争艳,各自展示着自己的荣耀,而岭头上的梅花也被差遣去遍布。

玉壶中的花香迟缓不发,景色舒展却又难以催促。河水流动,暖意无限,这一切都在等待着物我两忘的奇妙工艺,无需寻找枯燥无味的事物。此时的晴朗天气最为浩荡,气息渗透了九垓山脉。慈母般的心态温和而又充满爱意,抚摸着孩子们的头顶,明亮的眸子如同照耀着封锁的胡地,笑容中流露出岁月的沧桑。

君主请求赋诗赞美春晖,此情此景岂不是邹枚也难以忘怀。孝顺之心与日俱增,但愿先种植三棵槐树。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也表达了对生命和成长的赞美,以及对母爱的颂扬。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言(其二)

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

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

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

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日杂言(其一)

燕麦讵可食,兔丝那为衣。

重絺不禦寒,野葛难疗饥。

绨袍脱有意,岂得全身归。

一饭责相酬,北山宁采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春昼歌

樱桃花落春风暖,绿波浤浤春渚满。

龟屏六曲昼梦回,红日一庭香絮乱。

层楼幛云身半倚,春意扑人浓似醉。

茂陵白马归不归,眼没平芜一千里。

形式: 古风

春郊行

半夜东风入桃李,杨柳烟深尘不起。

江南乍煖蜂满园,洛阳初晴花出市。

走马寻芳白面郎,回头巧笑人在墙。

一声莺啭墙南北,引断行人归未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