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荅田徵君

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

绿萝四面垂,袅袅百馀尺。

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

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

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

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我家临近清澈小溪,溪水环绕着巨大的磐石流淌。
绿色的藤蔓从四面垂下,轻柔地延伸超过百尺长。
微风携带着泉水声,仿佛吹过丝竹乐器,青苔和藓类铺满了像褥席一样柔软的地方。
听说颍阳那地方的人,在云霞之外汲取着神奇的山泉。
忽然间你这位岩中的才子,早晚都望着这里吟诗寄情。
何时我们能一起远游,去寻找那些避世隐居的高人逸士。

注释

家:诗人的家。
临:靠近。
清溪水:清澈的小溪。
绕:环绕。
盘石:大而平的石头。
绿萝:绿色的藤蔓植物。
四面垂:从四周挂下来。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样子。
百馀尺:形容非常长,不一定精确到100尺。
风泉:风吹泉水的声音。
度:传递,此处意为混合。
丝管:丝竹乐器,代指音乐。
苔藓:低等植物,常生于阴湿之地。
茵席:褥垫,指像褥垫一样柔软。
传闻:听说。
颍阳人:颍阳地区的居民,可能特指隐士。
霞外:云霞之外,比喻远离尘嚣。
漱:洗涤,此处引申为汲取。
灵液:有灵性的水,特指清泉。
忽枉:忽然,意想不到地。
岩中翰:岩中的才子,指隐居的文人。
吟望:吟诗并眺望。
朝复夕:从早到晚。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遂:实现,达成。
远游:远行,探索。
物色:寻找,物色人才。
候:等待,迎接。
逋客:逃亡的人,此处指避世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两句,以清新的溪水和曲折的盘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环境。

接下来的“绿萝四面垂,袅袅百馀尺”则描写了茂密的绿萝从四面垂挂下来,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景物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两句,则让读者感受到山中清泉与微风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乐音,同时,地面上长满了苔藓,好像自然铺设的一张绿色席子。这里通过对声音和触觉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山水之中。

“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一句,提到了远方颍阳人的传说,他们似乎在彩霞之外洗涤着神秘的灵泉,这不仅增加了诗中的幻想色彩,也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存在。

“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好像坐在岩石上,拿起毛笔(翰)开始书写,或许是吟诵着诗歌,对着朝霞和晚霞出神。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最后,“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的渴望,以及对景色的观察与等待,仿佛在期待着某种事物的到来,或是某位行者的归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自由生涯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哲思和情愫。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礼焉。

忻当苦口喻,不畏入肠偏。

扁鹊功成日,神农定品年。

丹成如可待,鸡犬自闻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赵六贞固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

怨别此何时,春芳来已久。

与君共时物,尽此盈樽酒。

始愿今不从,春风恋携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郡宅中斋

郡宅枕层岭,春湖绕芳甸。

云甍出万家,卧览皆已遍。

渔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练。

越俗镜中行,夏祠云表见。

兹都信盘郁,英远常栖眄。

王子事黄老,独乐恣游衍。

谢公念苍生,同忧感推荐。

灵越多秀士,运阔无由面。

神理翳青山,风流满黄卷。

揆予谬承奖,自惜从缨弁。

瑶水执仙羁,金闺负时选。

晨趋博望苑,夜直明光殿。

一朝罢台阁,万里违乡县。

风土足慰心,况悦年芳变。

淮廪伫滋实,沂歌非所羡。

讼寝归四明,龄颓亲九转。

微尚本江海,少留岂交战。

唯馀后凋色,窃比东南箭。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桂州三月三日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昆明御宿侍龙媒,伊阙天泉复几回。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苑中落花扫还合,河畔垂杨拨不开。

千春万寿多行乐,柏梁和歌攀睿作。

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

晨趋北阙鸣珂至,夜出南宫把烛归。

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佐吴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阴。

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主人丝管清且悲,客子肝肠断还续。

荔浦蘅皋万里馀,洛阳音信绝能疏。

故园今日应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谁怜合浦叶,思归岂食桂江鱼。

不求汉使金囊赠,愿得佳人锦字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