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隐几北窗静,柏烟生鼎迟。
雨焦寒入座,风竹暗侵篱。
贝叶谈无相,桃花现不疑。
叩床呼稚子,怜到暮钟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静谧图景。诗人坐在北窗下,环境异常宁静,只有炉火燃烧柏枝所产生的烟雾缓缓升腾,时间似乎也随之迟缓。外面细雨中带着寒意,穿透了座席,而风中的竹声则悄然侵袭着院内的篱笆。
在这样静谧而略显凄清的氛围中,诗人与友人畅谈,无需挂念世间纷争。桃花之美,不言自明,也不必强求理解。在这宁静中,诗人的心绪似乎随着暮色渐深而引起,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怜悯。
最后一句“叩床呼稚子”,诗人轻敲床板叫唤孩子,或许是想要打破这份宁静,也或许是在提醒自己和他人,即使在这样的深秋傍晚,也要注意时间的宝贵,以及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
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
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
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半轮寒月一溪横。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砻。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便风。
老翁更事几河沙,苦爱溪头管物华。
种竹成林心未足,买船载月思无涯。
黄莺唤友非多事,白鹭窥鱼更可嗟。
念子蓝舁晚山里,可能来共拾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