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登宝积山与客谈宋南渡事怀古有作

愁云万叠锁层峰,石径犹疑战马踪。

南渡衣冠惭小国,北人臣妾视高宗。

金缯不惜抛流水,社稷何曾复故封。

登眺枉为韩岳恨,夕阳寒寺一声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日登宝积山时对宋南渡往事的感慨。首句“愁云万叠锁层峰”,以层层叠叠的愁云比喻心中沉重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种压抑的氛围中。接着,“石径犹疑战马踪”一句,通过想象中的石径仿佛是战马留下的痕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

“南渡衣冠惭小国”表达了诗人对于宋朝南迁后在小国中的尴尬处境的感慨,暗含对国家衰败的无奈与自责。“北人臣妾视高宗”则揭示了北方人的态度,他们对待宋高宗的态度如同对待奴隶,反映了当时政治格局的不平等与屈辱。

“金缯不惜抛流水”一句,通过描述不惜花费金银财宝的行为,可能象征着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或是对财富的挥霍无度。“社稷何曾复故封”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不再的深深忧虑和遗憾。

“登眺枉为韩岳恨”引用了韩愈和岳飞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未能实现国家统一的惋惜之情。“夕阳寒寺一声钟”以夕阳西下、寒寺钟声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当前情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收录诗词(4)

李嶟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芳乐苑故址

王气江东势渐倾,纷纷土木壮台城。

苑从赵鬼歌中起,花向潘妃步底生。

蔓草久依驰道长,清尘无复属车行。

山僧莫更谈遗址,落日秋风只雁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仲春漫兴

午困常贪睡不醒,残书架上任零星。

年饥未敢呼庚癸,命贱何烦问丙丁。

疏幕婢留飞燕路,小窗童挂护花铃。

春来颇说山游好,爱惜芒鞋懒踏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眼复明呈诸旧游

不信多愁眼,还堪照古今。

皇天终不弃,孤客亦何心。

身世宜新哭,山川续旧吟。

但能从我好,穷饿自鸣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雁

远渡湘江水,来悲海国秋。

几重黄叶路,万里晓霜愁。

片影迷寒月,孤声落暮楼。

西风正萧瑟,对汝泪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