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雁

远渡湘江水,来悲海国秋。

几重黄叶路,万里晓霜愁。

片影迷寒月,孤声落暮楼。

西风正萧瑟,对汝泪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过雁》由清代诗人张元升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大雁南飞的凄美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渲染,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绪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

首句“远渡湘江水”,开篇即点明了雁群的迁徙路线,湘江水悠悠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旅程。接着,“来悲海国秋”一句,通过“悲”字直接表达了雁群在秋季迁徙时的哀伤情绪,海国秋意浓,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几重黄叶路,万里晓霜愁”进一步描绘了雁群迁徙途中的艰难与孤独。黄叶飘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万里晓霜,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着人生的艰辛与挑战。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雁群的迁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郁感。

“片影迷寒月,孤声落暮楼”则更加细腻地刻画了雁群在夜幕降临时的情景。片影迷寒月,雁群的身影在冷月下显得格外孤单,仿佛是孤独的旅人,在寻找归宿的路上徘徊。孤声落暮楼,则是雁群的鸣叫声在空旷的楼阁中回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雁群孤独心境的深刻揭示。

最后,“西风正萧瑟,对汝泪堪流”以西风的萧瑟作为背景,将雁群的迁徙与诗人的感慨融为一体。西风的呼啸,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雁群迁徙之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雁群迁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孤独与归宿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

张元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曹叔方以久客夜吟题请予赋诗

清漏迢迢夜正阑,寂寥孤馆剑光寒。

半天霜堕杵声急,一院月明人影单。

海国燕鸿秋思苦,湘山烽火楚城残。

自怜头白不归去,空倚西风泣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夜读九歌

娟娟凉月生虚壁,酒罢摊书读《九歌》。

兴托美人情最切,思深公子怨何多。

湘皇泪雨滋丛竹,山鬼悲风带女萝。

一夜寒砧催木叶,洞庭今已起微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春寒

门掩苍苔一径中,秋千闲在曲阑东。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帘三日风。

斗草懒舒红袖冷,啼莺无奈画屏空。

江南二月韶光贱,孤负枝头蛱蝶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孔东塘博士招同人集傍花村

傍花村里花如雪,扑席浮觞二月时。

莫向伶人争画壁,双鬟都唱使君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