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教谕之无锡

送别都门酒满卮,吾乡今喜得贤师。

中朝正值文风盛,后学应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马行齐鲁雪晴时。

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年来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绂的《送李教谕之无锡》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新职的祝福与期待。诗中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赞美。

首联“送别都门酒满卮,吾乡今喜得贤师”,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和目的,通过满溢的酒杯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即将成为家乡优秀教师的喜悦之情。这里不仅有离别的伤感,更有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期待。

颔联“中朝正值文风盛,后学应蒙化雨施”,进一步阐述了友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将要发挥的作用。中朝指的是朝廷,文风盛则意味着国家文化教育的繁荣,后学则是指后来的学生们。这一联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其才华影响和教育后来者,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颈联“雁度江淮霜落早,马行齐鲁雪晴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隐喻了友人旅途中的情景。雁度江淮,霜落早,暗示了友人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寒冷的天气;而马行齐鲁,雪晴时,则预示着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将迎来晴朗的天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旅途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

尾联“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年来鬓已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关切。在与友人重逢时,如果有人询问友人的情况,诗人希望友人能说说自己这些年来的变化,尤其是岁月的痕迹——鬓发已白。这一联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期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

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

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穆先生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

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

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

董公遮道真奇事,太史于今可并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一)

紫禁春回景物饶,千官陪宴赏元宵。

楼台和影来三岛,灯月交辉彻九霄。

锦队喧时呈角抵,翠华临处奏箫韶。

太平气象年年好,万国讴歌仰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二)

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