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过草萍驿次林见素壁间韵》由明代诗人谢廷柱所作。全诗以过草萍驿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济时才力孰相当”,开篇即点出主题,表达了对人才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思考。接着“祇费官舆与驿航”一句,通过描述官员出行的交通工具,暗喻了当时官场的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效率与实际贡献之间的矛盾思考。
“鬓雪为谁销日短,岭云无意伴人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鬓发如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日短云忙,则寓指人生的短暂与忙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忙碌生活背后真正价值的反思。
“灵山骨立因秋瘦,怀玉姿生结暮苍”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灵山因秋而显得更加瘦削,怀玉的姿态在暮色中愈发苍老,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喻了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最后,“故国眼中归未得,二疏风节愧堂堂”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贤士二疏(西汉名臣疏广、疏受)高尚节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未能实现归隐故国理想、内心有所愧疚的情感。这种对比,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过草萍驿次林见素壁间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