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钧秀才落第还乡

漆雕不肯仕,仲尼悦其然。

乃知君子学,躁进非所先。

去圣邈千载,兹风复谁传。

趋营不自反,廉耻一以捐。

爱君抱冲淡,荣利不可迁。

读书本仁义,洞见末与颠。

失志不为辱,谋道方复坚。

临分求规言,顾我昧所宣。

愿君崇远业,无愧古人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漆雕这个人不愿做官,孔子对此感到欣喜。
由此可知,君子的学习,急躁进取并非首要之事。
离开圣人的时代已千年,这样的风气还有谁能传承。
人们忙于追求私利而不自我反省,廉耻之心全然抛弃。
他热爱君主却保持淡泊,名利之心不动摇。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仁义,能洞察事物的根本和极致。
即使失去志向也不算羞辱,寻求真理的道路反而更加坚定。
临别之际,请求您给予忠告,但我自己却难以表达清楚。
希望您能尊崇深远的事业,无愧于古人的贤德。

注释

漆雕:人名,古代学者。
仕:做官。
悦:感到满意。
躁进:急于求成。
非所先:不是首要之事。
去圣:离开圣人时代。
邈:遥远。
兹风:这种风气。
趋营:追逐私利。
自反:自我反省。
廉耻:廉洁和羞耻之心。
冲淡:淡泊名利。
迁:改变。
仁义:道德原则。
洞见:深刻理解。
颠:极端。
失志:失去志向。
谋道:寻求真理。
复坚:更加坚定。
规言:忠告。
昧:不明。
所宣:表达。
崇远业:尊崇深远的事业。
古人贤:古人的贤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赠送给落第秀才宋钧的作品,表达了对宋钧坚持道德操守和淡泊名利的赞赏。诗中提到漆雕不受官职诱惑,孔子对此表示欣赏,借此指出君子学习应注重内在修养而非急于求成。诗人感慨圣人之道久远,这种清风美德不易流传,现代社会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了廉耻。宋钧选择坚守冲淡之心,不因落第而改变对仁义的追求,读书是为了深入理解仁义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耀。

诗人鼓励宋钧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应失去志向,要坚定地追求真理,临别之际请求他给予自己一些有益的告诫。最后,韩维希望宋钧能保持高尚的事业追求,不愧对古代贤人的典范。整首诗寓含了对士人品格的赞美和对传统美德的呼唤。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寺丞宰蓝田

君诚岩壑徒,出宰亦山县。

尚喜终南峰,苍翠不去眼。

春风吹征车,千里度灞浐。

到日胜事繁,花光老秦甸。

形式: 古风

送李廷老归河阳

爱子良自持,不复前日并。

乃能从古人,帖帖事闲静。

西轩雨新足,众药长条颖。

援琴对浊酒,尽此夏日永。

归心不可留,知子念晨省。

驱车遵大河,回首望嵩岭。

相思倘以诗,见寄慰幽屏。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陈著作

高才不沉没,奋笔动天幄。

古今明治乱,王霸辨醇驳。

文成数千言,粲若玉就琢。

拜官诸侯府,千文兹把握。

过别要我赠,强言惭鄙朴。

董生崇正义,孙子陷曲学。

彼其趋舍间,为道一何邈。

愿君审兹术,名节重山岳。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送忠玉提刑还朝

十五年前相遇地,白头还喜一樽同。

从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

别席俯迎篱菊秀,全家看尽渚莲红。

临分不用言为赠,奕世忠臣自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