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昭回云汉九天横,冠带彬彬尽俊英。

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

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

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明亮的银河横贯九天,文质彬彬的英才汇聚
梁国明珠璀璨照人,赵地之璧价值连城
在深奥的学府中选拔群贤,严谨遵循文法规则检验真才实学
秋意渐浓,谁将成为最终的录取者,叔通又会推荐鲁地的学子

注释

昭回:形容银河明亮回转。
彬彬:形容文雅有礼。
梁国:古代诸侯国,这里泛指文化发达之地。
赵人:赵国的人,此处可能象征着杰出人才。
道山邃处:深奥的学术殿堂。
群彦:众多优秀的人才。
文律:文学法则或规范。
叔通:可能是人的名字,也可能象征教育者。
鲁诸生:鲁地的学子,可能指儒家弟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耿南仲所作的《和邓慎思初入试院》。诗中以“昭回云汉九天横”起笔,描绘出宏大的天空景象,象征着科举考试的崇高地位。接下来,“冠带彬彬尽俊英”赞美应试者才俊出众,如同明珠璀璨,暗示他们都是国家的精英。

“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运用典故,比喻考生们的才华如同梁国的明珠和赵国的美玉,价值连城,备受瞩目。诗人接着称赞考试制度能选拔出众多优秀人才,“道山邃处分群彦”,犹如在深奥的学府中鉴别群英。

“文律持来考正声”强调考试对文章规范的重视,确保选拔出真正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的人才。最后,“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寓意秋天的考试将决定谁能脱颖而出,如同孔子的弟子叔通那样,接纳更多的贤良学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科举考试的公正与选拔作用,寄寓了对新进士子的期待和鼓励。

收录诗词(18)

耿南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三)

秋日同文馆,新凉逐雨回。

棘垣婴吏局,蕙帐忆山隈。

射为巧狙发,田因文豹来。

西城随分锁,夫我室多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二)

秋日同文馆,袖然观国光。

泗滨何限磬,岱麓易求梁。

剑气频冲斗,锥锋定出囊。

于余惭拙匠,操尺预量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一)

秋日同文馆,閒无一事依。

斗羊谁得隽,倦鸟客思归。

寝处还相向,过从不患稀。

何当有星聚,谁为问璇玑。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其三)

翠幕春云合,场登看舞鸡。

冥搜人不到,惊盼日沉西。

瞢学愁精鉴,英材喜巨题。

何人当首选,双觡起蚖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