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浚卿东州名士未曾倾盖因僧悟策有诗寄余臭味不殊千里同契望风增感作诗写怀一首寄谢

客唱凌天路,僧传到野亭。

人间闻誉处,句里识仪形。

学道荒文律,婴愁钝性灵。

只如老瞽史,音节尚能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客唱凌天路,僧传到野亭”两句,描绘了一位旅途中的客人高声歌唱,他的声音如同凌霄飞渡,而一名僧人将这歌声传到了乡间的亭子里,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远方朋友的消息能够传遍每个角落,尽管相隔千里,但仍能感受到彼此的情谊。

“人间闻誉处,句里识仪形”表明诗人在人间听闻到了友人的美好名声,而从诗句中便能领略到友人的风范与气质。这里的“仪形”指的是人的修养和风度,显示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赏。

接下来的“学道荒文律,婴愁钝性灵”则是诗人自述,他在学习道家的修炼时,对于文词的韵律感到困惑和悲哀,由于自己的才能平庸,无法完全领悟这些深奥的内容。

最后,“只如老瞽史,音节尚能听”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如同古代盲者史蜀般已经失明,但对于友人的声音和韵律,仍然能够感受到。这里强调了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暮年,对于朋友的声音依旧保持着敏锐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间消息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四)

餐松食柏老岩峦,药饵从今可问端。

发白颜苍无复惧,骨青髓绿后来看。

色随春焙茶烟碧,凉入晨烹灶火残。

自是本来山泽相,故烦天遣伴凄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三)

已将疏懒寄云峦,人世于今有万端。

整顿林泉宜急急,上还簪绶亦看看。

移根远带前山涧,荷锸行冲小雨残。

急尔成林十年后,飕飕为作暑天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二)

郁葱待得覆岩峦,爱护关心岂一端。

已恐旱乾支水绕,更防牛马倩人看。

何当倚杖听萧瑟,便欲从渠号懒残。

物色最宜清净观,列仙癯瘦不言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一)

新拓藤萝住翠峦,移根千本到云端。

初乘雨露迎春种,便作云霄蔽日看。

岩穴从今增气象,茯苓可拟救衰残。

知君有意怜栖隐,更约坚身待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