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谕再至改督为视漫赋二章(其二)

于铄王师晦养时,中原满目尽堪危。

七年为政非徒尔,万国同风始在斯。

讨贼经年劳帝念,朝天何日了臣思。

受恩感激寻常事,虎拜扬休尚可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敕谕再至改督为视漫赋二章》中的第二章。诗中表达了对帝王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首句“于铄王师晦养时”,赞扬帝王在暗中培养和积蓄力量,如同精兵蓄势待发,隐忍而强大。接着“中原满目尽堪危”一句,描绘出当时中原地区局势的严峻与动荡,暗示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七年为政非徒尔,万国同风始在斯”两句,强调了经过七年的治理,国家开始呈现出统一与和谐的局面,象征着政治稳定与文化认同的加强。

“讨贼经年劳帝念,朝天何日了臣思”则表达了对长期对抗敌人的艰辛与帝王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早日完成朝贡仪式,实现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

最后,“受恩感激寻常事,虎拜扬休尚可期”两句,表明诗人对帝王恩赐的感激并非偶然,而是理所应当之事;同时,他期待着能够像猛虎一样,展现出威严与荣耀,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天汉篇

天河皎皎流清澈,白云片片横霄闑。

是云非云动远华,以色为空空似涅。

空天漻泬自高浮,挹斗扬箕时并揭。

玉龙开影乍双垂,帝子临津初罢辙。

虚劳鹊羽漫多填,颇怪机丝堪近缀。

九野平分二气绳,如断复联疑肪截。

千年几见问津人,万里空思玄圃穴。

玄圃之山百泓飞,汇而为海四河别。

惟有白河向东南,天波亦使中原洁。

凭兹洁意俟三秋,秋天返照光如雪。

河源自此不须穷,耳目之前星宿列。

幽含明吐已昭昭,上下同流那可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释愁五章(其一)

秋思不自由,秋风吹晓臆。

方心能几何,忧忧相曲直。

揽衣终日行,不见所亲识。

凭轩以遥望,黯黯天无色。

安得倚阊人,传此凌飙翼。

云英擘面逢,玉露斯堪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释愁五章(其二)

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质]韵

释愁五章(其三)

秋天下泬漻,秋气循幽独。

四时忽过中,千载何纷速。

举目向天涯,所逢无故夙。

山海自迷冥,云风徒竞逐。

安得司方人,百宝生浴沐。

飞鸟去复留,顾兔死还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