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安禄山叛乱被上天惩罚,就连史思明也已经灭亡。
动荡的人世间还未安定,为何还要频繁地战斗呢。

注释

禄山:安禄山,唐代藩镇节度使,发动安史之乱。
逆:叛逆。
天诛:上天的惩罚,指安史之乱被平定。
思明:史思明,安史之乱中的另一重要人物。
亦已无:也已经灭亡。
汹汹:形容混乱不安。
人寰:人间,世间。
不定:不稳定。
斗战:战斗。
何须:为何需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表达了对叛军领袖禄山及思明等人的失败与毁灭的描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连续战乱的无奈和悲哀。在这两句中,“禄山”指的是唐朝著名叛将安禄山,而“思明”则是另一个叛军首领史思明。他们的起义最终失败,受到天命的惩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事件已经无法挽回的无力感。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则是诗人对于人民生活在战乱中的不安与恐慌做出的抒情。这里,“汹汹”形容战争连绵不断的局面,“人寰”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犹不定”表达了人们生活没有安定的状态。“时时斗战欲何须”则是对长期战乱的无尽和不可理解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字句传达了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展现了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民对于内战带来的苦难与无尽希望。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传达出时代的声音和人民的心声。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二)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三)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四)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五)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