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甘辛楚国赤萍实,磊落韩嫣黄金丸。

聊效诗人投木李,敢期佳句报琅玕。

嗟予久苦相如渴,却忆冰梨熨齿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诗中,诗人以秋天红枣满枝的景象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季节和赠予的物产。"堆向君家白玉盘"一句,将红枣比喻为白玉盘中的宝石,既赞美了枣子的色泽与饱满,又表达了对收礼者的敬意。

接下来,诗人将红枣与历史典故相联系,提及"甘辛楚国赤萍实",暗指红枣的甘甜如同楚国的赤萍实,以及"磊落韩嫣黄金丸",借韩嫣掷金丸的故事,寓意枣子珍贵如黄金。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赠送红枣的诚意,并希望对方能写出佳句回报,如同古人投木李以求佳文。

最后,诗人以个人经历感叹,自比司马相如久病口渴,而红枣的甘甜仿佛能缓解他的不适,同时引出对冰梨的回忆,暗示红枣带来的清凉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寄枣这一日常小事,寓含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寄答王仲仪太尉素

丰乐山前一醉翁,馀龄有几百忧攻。

平生自恃心无愧,直道诚知世不容。

换骨莫求丹九转,荣名岂在禄千钟。

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

嘉子治新园,乃在太行谷。

山高地苦寒,当树所宜木。

群花媚春阳,开落一何速。

凛凛心节奇,惟应松与竹。

毋栽当暑槿,宁种深秋菊。

菊死抱枯枝,槿艳随昏旭。

黄杨虽可爱,南土气常燠。

未知经雪霜,果自保其绿。

颜色苟不衰,始知根性足。

此外众草花,徒能悦凡目。

千金买姚黄,慎勿同流俗。

形式: 古风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

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

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

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

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

壮也已吏隐,兴馀方挂冠。

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弹琴效贾岛体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汍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