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说星郎隐翠峰,鹓鸾回首大明宫。
倦游壮岁抛朝绂,归梦清江忆钓筒。
贤圣相期黄卷里,是非都付浊醪中。
更闻莲社多幽侣,我欲时来问苦空。
此诗首先描绘了一位仙侣隐居于翠峰之中,接着转向对过去壮丽岁月的回忆,以及对逝去荣华的淡然。"倦游壮岁抛朝绂"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生活的放下,而"归梦清江忆钓筒"则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眷恋。
"贤圣相期黄卷里,是非都付浊醪中"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将世间的是非都抛诸脑后,只留下对古圣先贤的追思和敬仰。最后,"更闻莲社多幽侣,我欲时来问苦空"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同道中人的寻访,以及想要探讨生命意义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满了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诗人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
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色照祇园静,清回瘴海凉。
傥堪纫作佩,老子欲浮湘。
酒香浑若过新丰,心事悠悠冷笑中。
彻夜道傍栀叶雨,几年马上桂枝风。
高情未许愁能挽,归意惟应梦可通。
准拟今秋剩追逐,暗泉锵佩月潭东。
石磴云房隐涧阴,昔年清献此清吟。
凤池人物终难继,花县风流直到今。
三尺翠碑遗墨在,一林寒竹暮烟深。
平生景仰高名久,敢负它时直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