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堂高构岁寒巅,水秀山明隔市廛。
两岸柳风吹道骨,一溪梧月浸心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在岁寒堂中书写,四周环境清幽而又宁静。"岁寒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而"高构"则展示了书堂的宏伟与孤独。"水秀山明隔市廛"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间繁华形成对照,突出了诗人逃离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
"两岸柳风吹道骨"中的"道骨"指的是柳枝被风吹得纤细如骨,形象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柳树。同时,这也可解作诗人的清廉操守和高洁品格。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一溪梧月浸心天"则是对夜景的描绘,"梧月"即梧桐叶下的明月,"浸心天"则形容月光洒满心田。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隐逸山林、超脱尘世的心境和情操。余瀚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迢迢幽径入松关,四面云蓝分外寒。
长啸一声山谷应,洞深惊起老龙蟠。
风雨池边古木寒,千年枸芑当晨餐。
岩前石壁谁扃锁,岁岁秋风长蕙兰。
波光清浅玉虹横,过客谁题柱上名。
锦锈铺张春色满,小车花下丽人行。
上疏归来事可叹,岭头谁为筑星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自拾松花当晚餐。